简介
因骨骼结构特点,髋关节作为人体下肢承重的重要结构,且为人体重量传递的转折点,日常活动中所受的应力与剪切力较大,常常是骨关节炎和骨折的高发区域。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是治疗晚期髋关节炎最常见的手术操作之一,主要用于缓解退变性关节炎所引起的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功能。为实现这些治疗目标,术后康复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术后常见问题
1.髋部肌肉力量降低
2.髋关节活动范围减少
3.站立平衡及本体感觉能力下降
4.功能性活动耐力差
5.移动时疼痛增加
6.行走、上下楼梯、驾驶等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ofDailyLife,ADL)受限
康复目的
重点在减轻疼痛、增强肌力及柔韧性、恢复身体移动能力,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禁忌。
注意事项
1.屈曲不超过90°(术后1-8周)
2.下肢内收不超过身体中线(术后1-8周)
3.禁止伸髋外旋(术后1-8周)
4.禁止屈髋内旋(术后1-8周)
康复方案
NOW
术后第一阶段(第1-4天)
术后康复开始于术后第1天,从下列3个治疗性训练开始,每组训练动作重复25次,2-3组/天。
1.踝泵运动
2.股四头肌及臀肌等长收缩
3.足跟滑动至45度
体位摆放性训练
1.床头摇起使髋部屈曲(不超过90度)
2.髋关节内旋至中立位摆放(不越过身体中线)
术后第二阶段(第2-8周)
重点:监测疼痛水平,恢复正常步态,增强柔韧性、肌力和功能性活动
治疗性训练
俯卧位伸髋运动
桥式运动
直腿抬高
站立位髋外展、后伸
步态训练
步态训练是第二阶段重要的治疗内容,目的在于消除代偿性步态,重建正常步行能力,包括提高步幅、步速及步行距离。
1蚌式开合运动
2
提踵运动
有助于加强小腿力量,便于足趾离地
3
直立微蹲
有助于加强整个下肢的肌力及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可逐渐从双侧负重过渡到单侧
术后第三阶段(第8-12周)
这一阶段,髋关节屈曲活动范围可开始大于90度,可开始进行仰卧位以毛巾辅助将单膝靠近胸壁的练习。第二阶段的所有练习应继续进行,可适当增加阻力。最终以恢复正常日常生活活动为目标。
功能性训练是这一阶段恢复肌力及正常功能的首要方法
靠球深蹲
单腿站立训练
多向不稳定平面平衡训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