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姜亮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此处为科普文章,而非治病。医院就诊
椎间盘突出,发生在颈椎,称为颈椎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类似。两者病理过程相仿,治疗理念类似。
患者常见问题:开始腰疼、现在伴随腿麻。保守(正骨、按摩、锻炼、修养)没有效果,越来越严重。
1、腰椎间盘突出能否保守治疗?
2、能否根治?
3、因为还年轻,害怕大手术做坏了,现在只想接受微创手术,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怎么样?
回答:
1、80%保守治疗,20%需要手术。
2、病根是衰老与劳累,无法根治病根。
3、手术是否需要,看病情严重程度,而非年龄。是否微创,需要看病情严重程度。
详细解读
1、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就是衰老+劳累--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开车、坐车、家务、电脑、打牌等。
近年来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因为学习姿势不佳、玩电脑游戏,早早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现象越来越多。
北欧的人口普查结果:14~18岁青少年中,9%出现椎间盘“变黑”(blackdisc)-椎间盘退变(也就是老化)。这说明,椎间盘的衰老比我们以前认为的要早得多。
人的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其中腰椎是人体承重的关键部位。
在日常活动和运动当中所需的很大部分力量,都是腰椎及腰部肌肉承担。如果我们久坐不动,将导致腰背肌肉过度劳累,椎间盘和椎旁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便会陆续发生腰背肌肉的充血、炎症反应、纤维化和粘连,最终出现慢性腰肌劳损。腰肌劳损的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坐立者、经常搬运重物者和缺乏锻炼者,表现为腰背部的僵硬、酸胀、疼痛,或俯仰转身困难。随着年龄增长,疼痛发作的频率增高、范围加大、持续时间延长、程度加重。严重时,一个月不敢下地,甚至需“吗啡”才能止痛——让人无法挺直了腰杆做人。同时,上述症状具有劳动后加重、活动后减轻,受凉后加重、保暖后减轻的特点。
腰肌劳损的主要原因是衰老(退变)与劳累,诱因还有“受凉”(如吹空调),还有一些“凑巧”的情况:打嚏喷或者刷牙就又犯病了。急性期的确很难受,且往往被别人当成“装病”----看着你走路挺好,一干活就不灵了。
腰椎磁共振(MRI,矢状面、横断面)与CT(横断面,显示钙化)
劳累主要是坐着(比如伏案工作、绘图、电脑、会计、开车、坐车、长途飞机、看电视、打牌、织毛衣等)、或者弯腰干活(例如干家务、电工、瓦工等)。平卧时腰椎负重受力为1.0,站直、走路时为1.5,前倾的坐位(看书、电脑)为2.5。如果提重物,负担会再大一些。
2、鉴别诊断:
腰肌劳损需要与肾病、妇科疾病、普通外科疾病鉴别诊断,需要除外结石、肿瘤等疾患。腰肌劳损的特点是,腰背部疼痛在家务劳动后加重,适量运动后反而轻松;受凉加重,保暖后减轻;长期站立或坐位后加重,平卧休息后缓解。
3、急性期保守治疗方法是卧床休息: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中,卧床休息最为重要,一般占到疗效的70%。常见的误区是在床上、沙发上“窝着”看书、看电视--四肢在休息,腰部还是“弓着”,还在劳累。说是“休息”,其实腰部没有休息,实际上休息的是四肢。
最好是硬床(硬板床、硬质席梦思、棕垫都可以),平卧、侧卧、趴着都可以。卧床时不需要一动不动,“伸胳膊动腿”都可以--只要腰部不痛即可。如果症状不算严重,还可下地吃饭、上厕所。
一般比较严重者绝对卧床休息3~5天,适当休息2~4周(可以起床活动,量力而行),多数症状自行缓解。
症状较轻的人,不一定严格卧床、不用上班。实际上,只要上班时、工作中适当注意姿势、勤活动即可。
4、其它保守治疗方法的疗效约占30%。
医院就诊:除了骨科门诊,还可以到针灸科、理疗科、康复科、疼痛科等科室进行必要的治疗,都可以有效缓解劳累、肌肉痉挛(正骨、按摩、牵引、理疗、针灸、拔罐子、贴膏药、口服中西药等)。适用于急性期时,迅速减轻症状。所有的保守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无法纠正椎间盘突出--衰老是不可逆的。即便手术(包括微创手术),也不能逆转衰老。手术仅仅是将突出的椎间盘变小、切除(解除压迫),而不是变回年轻--返老还童。
正骨、按摩是针对腰疼,对腿麻、腿痛无效。牵引对腿部症状有效,但常见问题医院,牵引30分钟,又费了很大力气回家--在路上的劳累,导致牵引的效果没剩下多少。牵引对中青年患者疗效明显些,对老年患者差一些。如医院,医院治疗,迅速缓解症状。
急性期常用药物:
A、症状较轻者,中药根痛平(活血),西药弥可保(高级维生素B12,口服即可)。一般用药1~2星期。
B、疼痛比较严重者,主要靠绝对卧床3~5天,辅以镇痛药。例如,芬必得(中等程度)、泰勒宁(中强)、奥施康定(强,类似口服吗啡)。服用镇痛药3~5天,症状缓解,即可减少或者停药。
C、更加严重的急性疼痛----医院门诊就诊,可找北医三院疼痛科专家做微创镇痛。李水清、贾东林主任(痛点注射、神经根阻滞、椎间盘射频消融)。或者短期使用甘露醇(脱水)、地塞米松(激素)。
D、出现足下垂或者大小便无力(肛门周围麻木),则需急诊手术--请直奔北医三院急诊骨科,24小时值班、手术。
E、腰腿痛持续6~8星期,不好转,建议手术(并非必须手术)。
做不做手术的特征
做不做手术的指征,无论是微创还是切开手术,都是一样:
(1)引起足下垂或者马尾神经损伤(大小便困难)--急诊手术。
(2)保守六个星期无效的严重腰腿痛、麻,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目前的国内外标准的手术治疗方法依旧是“微创”小切口的开窗法椎间盘切除术,切口4~5厘米,术后15~20年的满意率是80%。
“微创”手术是多年来医师和患者的梦想,希望做到创伤小、恢复快。现有的方法是胶原酶溶核术、射频溶核术、臭氧、激光等。好处是切口小(2~3厘米)。但是实际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切口小≠并发症小,切口小≠危险小。可能的缺点是术中放射线较多;因切口小、不是直视,导致切除不易彻底、并发症稍高、满意率稍差(欧洲年统计结果)。一般来说“微创”手术可以适用于椎间盘突出轻、骨赘小或无的患者---尤其是突出不重、但症状严重者。
北医三院疼痛科李水清、贾东林主任擅长穿刺注射或者穿刺射频治疗。疼痛科祝斌大夫擅长椎间孔镜治疗(切口1cm,2-3万元)。年已经椎间孔镜手术例。
具体选择的治疗方法(保守和手术)由患者决定,而非医师----医生是提供专业知识+建议。手术的具体方式、过程细节由医生决定。
待症状缓解后,需要注意三件事
1、姿势好。电脑抬高,书抬高,人坐低,保证坐直、平视。看电视时、开车时腰后垫枕--好的沙发、汽车靠背都前凸,顶起腰部和颈部。睡觉时硬床。可以让家人、同事帮助你纠正坐姿和工作习惯。
2、勤活动。干家务别长时间,开车、看电脑每半小时动一动、转一转,每一小时起来走一走。
3、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如蛙泳、小燕飞(用力5秒钟,放松5秒钟,每天一共60次,无需翘得很高,吃上劲就行)。
注:图示动作“很夸张”,小燕飞不是练习形体,只要稍微离开床面、吃上劲即可
锻炼是症状好转后的事情,而非正在难受时,否则越锻炼越难受。但是常见的误区是平时不痛、没有时间锻炼。
(1)注意姿势:坐姿挺拔,也就是“坐如钟”。设计比较科学的沙发和座椅都能保证腰椎的前凸。研究表明,平卧位腰椎为1.0倍负荷,站立时为1.5倍负荷,前倾约70°时则为2.5倍负荷,所以最糟糕的坐姿是前倾约70°。另外,还要避免高枕和窝着看电视、看书、玩手机等——因为这样还是弯着腰,导致腰椎没有真正休息,仅仅休息了四肢。
(2)规律运动:日常生活中,静坐30分钟后需要活动一下腰椎,60分钟后需要起来走一走——这与10分钟的课间休息的道理是一样的。玩电脑、手机、打牌、麻将、家务劳动以及开车等,如果不加注意,常常出现肌肉劳损。有些人误以为卧床看手机、电子书没关系,就长时间卧床,结果出现了颈腰痛。也有些老年人看电视时,在沙发上睡着了,实际上是“葛优瘫”,严重损伤了腰椎。少部分老年人长时间打乒乓球、写字、作画,也会出现腰肌劳损,甚至腰椎间盘突出。有些人则是坐飞机、开长途车出问题。
(3)肌肉锻炼:最好的腰椎锻炼是蛙泳,每周2次,一次—米,出水换气时抬头、挺腰,该项运动能在不负重状态下有效地锻炼腰背部肌肉群。而最省钱的方法是“小燕飞”:在床上采取俯卧位,以腹部为支点,双臂夹紧,后展,双腿并拢绷腿、绷脚尖稍微向上翘起,头颈胸部上仰;持续5秒钟,放松5秒钟为一次,一天60次(分2~3组)。
五点支撑——初学者最容易掌握
小燕飞——最经济的锻炼腰背肌方法
蛙泳——比较容易坚持的腰背肌锻炼法
相比之下,游泳的好处是属于娱乐、容易坚持;小燕飞的优点是经济实惠、在家可做。值得注意的是,
①小燕飞是在腰部基本没有症状时做,如腰痛时(肌肉痉挛)时做,则越做越疼;翘高5-10cm即可,以症状不加重为准。
②常见的现象是一不痛,就忙得忘记做了。
③年轻人翘高一些,没关系;
④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局部僵硬,无需强求,切忌过度翘高——稍微抬起,身体离开床面1-5cm即可(按照年龄、身体情况进行)。
最后,做完腰椎间盘切除,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手术仅仅切除了10~20%的“坏的”椎间盘,相对“好的”椎间盘还保留着。继续以前的生活、工作方式,术后复发的可能性为5~10%。所以自己的保护依旧重要:注意姿势、勤活动、加强腰背肌锻炼。
患者问题
去年9月开始出现腰痛,右腿后侧痛,右小腿胀痛,右脚跟发麻。去年10月做CT,诊断为腰4腰5膨隆,腰5骶1向右后突出,神经根可见受压。做过牵引,贴药膏。效果不明显。目前症状还是如此。我是一名教师,请问术后必须卧床休息吗?需卧床多长?是否可以马上上班(当然会注意)。是否可以做非融合性棘突间弹性固定手术Wallis弹性固定。术后必须卧床多长?一月后是否可以上班,上班注意什么?谢谢
回答:
腰椎间盘切除(开窗)、wallis棘突间稳定。这两种术式创伤比较小,恢复比较快。术后卧床6小时,第二天可以下地活动、拍片出院。术后1天拔除引流(24小时,引流量<50ml)。
术后10-14天,伤口愈合彻底。
2-3个星期,肌肉长结实,可以逐步开始五点支撑、小燕飞等锻炼。
术后1个月内,明天下床活动1~2个小时,量力而行。以站立、行走为主,少坐。
骨质愈合一般3个月,之后量力而行(例如跑步、跳舞、旅游、登山)。
如工作轻松(想躺就可歇一歇),1个月上班即可。日常生活自理,没问题。
如工作劳累、或者路途遥远,3个月上班为宜。
终身注意:小燕飞、注意坐姿、勤活动。
因为腰椎疾病的病因是久坐、姿势不佳,术后最为忌讳的就是久坐、长时间阅读、玩电脑、看电视、织毛衣、干家务,因此我们鼓励术后多活动。注意改善坐姿、勤活动、加强背肌锻炼(例如蛙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