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让患者更好恢复健康、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医院康复医学科、骨外科专家汇聚一堂,共同讨论关于脊髓损伤术后及康复的必要性。
7月6日,在康复医学科治疗室,骨四科主任刘玉刚主任同康复医学科李彤中主任、石晓丹医师及全体治疗师共同就“脊髓损伤术后及康复的必要性”进行讨论。
刘玉刚表示,很多骨科患者由于术后得不到及时有效正确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导致生活不便及痛苦。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数患者都回家休养,医院及康复师的指导,自己又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功能恢复不尽人意,错过了康复的黄金期,最终遗留不可逆的后遗症。
李彤中指出,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及社会功能障碍,增强其自立能力,改变其生活状态,使其最终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骨科康复是康复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各类骨科疾病、创伤的保守治疗以及术前、术后处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经充分讨论,大家一致认可“骨科术后康复一体化”的概念,康复医学和骨科学的密切合作,将有利于骨科手术后患者的更好恢复。
患者病例讨论分享:
患者常某,男,31岁,主因,外伤致双下肢活动不利伴二便障碍2月余,患者缘于2月前,在自家房顶作业时失足坠落(双足着地后摔倒坐地),随即自觉腰背部剧痛、左侧臀部疼痛,双足踝疼痛、双下肢麻木伴活动不能。医院(东区)就诊,胸部、全腹部、腰椎和骨盆CT检查,结果示第1腰椎爆裂性骨折,左侧坐骨上下支骨折,右肺中叶内侧段多发条素状陈旧病变。后至我院骨科在全麻下急诊行“腰椎后路腰1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椎管减压术+脊髓神经探查术”。术后患者转入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经过2个月康复治疗患者已拔除尿管,小便感觉差,能自行排出,较费力,大便失禁,脊髓损伤平面由入院时的T10减弱到目前的L2以下感觉平面减弱,入院时的L1以下感觉丧失到目前S2以下感觉平面丧失,左侧屈髋肌力约5级,踝背伸肌力0级,趾长伸肌0级,踝跖屈肌0级,右侧屈能肌力约5级,伸膝肌力4+级,踝背伸肌力3级,趾长伸肌1级,踝跖屈肌1级左侧踝部肌张力降低,肛门括约肌张力及肛门反射丧失。
初步诊断:1.截瘫2.神经源性膀胱3.神经源性直肠4,肾髓损伤5.腰1锥体体爆裂性骨折6,继发性腰椎管挟窄7.左侧坐骨骨折。
经过共同讨论为下一步康复计划指出明确的方向,患者诊断为腰一椎体骨折,双下肢不全瘫,L2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下降,左侧胫前肌肌力0,立位平衡无法完成。认为该患者为L1椎体不完全损伤,未来恢复前景好,可以在支具的少量帮助下实现步行,因此,患者需在继续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加强神经的生长促进感觉和肌力的恢复的前提下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以左侧下肢的力量训练为主,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腘绳肌。电子生物反馈刺激胫前肌的肌肉收缩。感觉恢复的训练运用Rood的疗法,促进感觉的恢复.臀大肌臀中肌力量增强以后,训练患者在助行器下行走。
小知识
1.骨科康复目的:是为了减少和预防并发症,减轻疼痛,增加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步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骨科康复包括手术前康复、术中风险控制、术后康复等。骨科医生不仅要重视手术操作技术,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