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Eshare医械汇、华招器械网
▲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
骨科国采开战在即,征求意见稿流出
今日,国家医保价采中心关于委托开展《国家组织人工关节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函流出。本次集中带量采购标的为初次置换人工全髋关节、初次置换人工全膝关节两类医用耗材。“方案”明确:年初次全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合计超过例的公立医疗机构、军队医疗机构均应参加。其他公立医疗机构、军队医疗机构及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按所在省份安排自愿参加。已自行开展人工关节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且尚在合同期内的省份,可顺延执行本次集采结果。采购周期为2年。以医疗机构填报需求量的80%作为本次带量采购的意向采购量。根据“方案”了解,本次人工关节国采采取了“两级分组”的方式。首先是按品种分组:髋关节按照材质分为陶瓷-陶瓷、陶瓷-聚乙烯、合金-聚乙烯3组;膝关节不按材质分组。然后再按企业分组:医疗机构需求量大、企业承诺满足31个省份全部地市采购需求以及符合材质要求的同组竞争;同品种分组的其他产品同组竞争。在每个竞价组中,企业按系统报价,并需标明系统中每个部件的单价。同一企业在同一分组内中不同系统的申报价格需一致;同一部件在不同系统中报价应保持一致。企业以系统竞价,不同品种分组按基本相同的中选规则,通过价格竞争产生入围企业。同一组内,将中选产品价格差异维持在合理区间。虽然目前“方案”没有明确中选规则,但是却明确指出:“同等情况下,使性能材质更优、需求量较大组的产品更有机会中选”。至于分量规则,则和上一批类似,“两步走“策略:第一步:中选产品按医疗机构报送需求量分配给对应医疗机构。第二步:医疗机构报量但未中选的产品需求量(即剩余量)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分配给排名靠前或已报送需求的中选产品(可跨组选择)。大博医疗激励计划发布,利好背后“暗藏玄机”
基于骨科集采的大环境,今日,大博医疗发布了《监事会关于公司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的审核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据悉4月5日,大博医疗发布了《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这是继年后的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按照激励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2万股,占总股本0.96%。其中,首次授予.27万股,占总股本0.82%;预留57.93万股,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15%。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涉及的激励对象共计人,除了4名高管,其他位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将获授.03万股,占比81.83%。此次激励计划一出,4月6日,大博医疗封板涨停。从市场反应来看,对于半年股价“腰斩”的大博医疗来说,是绝大的利好消息。不过利好背后,实则暗藏玄机。文件中提到,对于股票激励计划设的业绩考核目标是:以年净利润值为基数,-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4%、55%、95%。考虑到第二轮国采即将到来,大博医疗所在的骨科领域必然面临洗牌。应对集采大博医疗怎么做,能否扛得住集采,一切都存在很大变数,年的净利润也属于未知数。所以业内人士认为,此时发布这份极力计划,未免有抬升股价市值管理之嫌。深耕骨科赛道,毛利率超80%
大博医疗是国内骨科领域龙头企业,主营产品包括创伤类产品、脊柱类产品、微创外科类产品、神经外科类产品、手术器械、其他产品六类,是国内产品线齐全度最高的公司之一。年,大博医疗的营业收入12.57亿元。具体来看其业绩构成,创伤类产品收入占比最高,脊柱类产品次之,年分别为公司贡献了7.97亿元、2.65亿元的收入,合计占比超过80%。值得注意的是,大博医疗具有高利率的特点。-年,大博医疗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83.06%、80.40%、85.61%,而同行业公司威高骨科为74.06%、79.55%、82.52%,行业平均值为73.34%、72.25%、76.28%。相比之下,大博医疗的盈利能力不可谓不优秀。-年骨科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对比大博医疗高盈利背后,隐忧不断
不过盈利优秀的背后,大博医疗仍存在多个隐忧。首先,销售费用大幅增长,涉商业贿赂。近几年大博医疗的销售费用激增,年至年期间,销售费用分别为0.72亿元、1.2亿元和4亿元。其中,年公司销售费用大增.84%。年前三季度,其销售费用为3.5亿元。除了销售费用的激增,还有引人注意的是,根据福建省石狮市人民法院的最近两份刑事判决书了解到,大博医疗销售代理陈某1、陈某2医院医生贿送医疗器械回扣款,2名涉案医生受贿共达万元,还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其次,存货激增,仍逆势扩产。年至年前三季度,存货分别为2.02亿元、2.64亿元、4.57亿元和5.4亿元,近四年增长%;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4.56%、15.88%、20.42%、22.35%。在库存激增的情况下,大博医疗仍扩充产能。骨科国采即将到来,大博医疗这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产能准备?此外,产品存质量问题。据了解,大博医疗产品曾卷入多起器械安全事故,包括钢板断裂、致使患者伤残等。此外,大博医疗的产品质量抽检结果也令人堪忧。集采已有前车之鉴,大博医疗准备好了么?
第二批耗材国采即将开启,骨科行业将进入一个洗牌期。集采对企业的影响已有前车之鉴,从冠脉支架龙头企业微创医疗、乐普医疗近期发布的财报来看,业绩均承压。微创医疗年营业收入6.亿美元,同比减少18.2%,这是年上市以来首次实现负增长。其中心血管介入营收同比下降45.3%,主要是受四季度中国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对已售但未植入的渠道中支架产品参照年执行价格所计提的价格补贴调整。乐普医疗也在年Q4财报披露,Q4单季度净亏损1.18亿,主要是受集采影响,其金属支架大幅降价,经销商Q4采购数量下降,公司主动消化渠道库存,对于已售但未植入支架可能通过退货或价格调整进行处理,形成大额损失计提。对于骨科国采,产品规格的复杂程度决定了集采的优先顺序,关节类首先被集采,脊柱要稍微延后,创伤会更靠后。首当其冲的关节不是大博医疗营收的主要来源,短期暂不会对大博医疗造成很大影响。但随着骨科国采加速推进,留给大博医疗调整的时间也已不多。对于骨科国采的降幅,专家预期能达到90%。虽然此前大博医疗一直保持超80%的毛利率,但存货的高增长,也意味着营运能力在下降。另外高销售费用,也将对经营业绩持续增长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如何应对国采价格战,对大博医疗至关重要。●第二批国采“已就位”!骨科耗材“不负众望”?●支架三巨头业绩齐滑坡!骨科国采“靴子将落”●骨科创伤10省联盟集采来袭,下一轮国采“新规则”呼之欲出●山东省高耗带量“首”采,最高降幅95.6%,集采按下加速键●集采后时代,支架企业加速征战神经介入蓝海市场●冠脉支架国采结果出炉!价格暴降至元●骨科医疗器械领域,技术创新的那些事儿喜欢就点个“在看”再走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