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医药城、泰州市科学技术学会、江苏省学会服务中心承办的第四届江苏省科协青年会员创新创业大赛生命科学领域决赛在泰州举行。医院骨伤科青年医生崔恒燕申报的《提升跟腱断裂手术效果及促进术后康复的创新方案》项目在生命科学领域(创新类)的15个决赛项目中脱颖而出,以现场最高分摘得一等奖。
跟腱断裂是运动创伤常见病种,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全民健身的日益盛行,发病率也呈现持续走高态势。目前,手术修复与缝合是该病的最佳治疗方式。但是,手术治疗存在有发生皮肤坏死、粘连、跟腱挛缩、足下垂、二次断裂等后遗症风险。《提升跟腱断裂手术效果及促进术后康复的创新方案》项目紧密结合临床患者实际需求,针对跟腱断裂患者的术前、术后、支具固定、康复器械等一系列关键流程和康复环节进行了全程创新设计和改良,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发明专利3项。通过优化治疗全流程,帮助患者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达到最佳的治疗和术后康复效果。在决赛现场,崔恒燕医生从项目的创新背景、创新内容、创新成效、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展示汇报。现场评审专家对项目表示高度认可,并就项目器械转化等专业化问题进行了提问交流,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加大项目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市场效益,让更多百姓从中受益。
医院里的“发明家”——崔恒燕
医院骨伤科副主任中医师崔恒燕,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是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医院里有名的“发明家”。防脱落术后引流管、一种脚拇指医用矫正装置、一种紧固效果好可调节的肩关节脱位患者用牵引复位架、一种可拆卸式紧固牢靠的腿跟腱断裂术后用支具……短短两年,他已获得18项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实审15项。这么多项发明,全与临床有关,非常接地气。“从医多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手术中的操作不便,病人的各种诉求,以及临床上发现的有待改进的地方都是发明的‘触发点’,都是可以提高患者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好思路。”崔恒燕如是说。
脊柱骨科的颈椎外伤病人大多需要颅骨牵引,现有的颅骨牵引弓使用不便,给病人带来痛苦,尤其是牵引弓脱钩后的二次损伤,看诊患者痛苦的哭喊,深深触动着崔恒燕的内心。俗话说,医者父母心。内心柔软的崔恒燕对这样的情况上了心。他苦思冥想,怎么才能避免颈椎外伤颅骨牵引病人脱钩造成的二次损伤呢?他拿着牵引弓反复琢磨,画图纸,论证可行性,设计出了一种使用方便、不易滑脱的新型颅骨牵引弓,并作为指导老师指导研究生参加了首届江苏省研究生“健康江苏”创意大赛,获南京中医药大学赛区三等奖。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完善设计,将此项目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创新创业项目“一种可拆卸式防滑颅骨牵引弓”参加了年“智造梦想·锡引未来”创新创业青春秀场暨“青春留苏”计划无锡行活动,最终作为优选项目获选入册参展。
截至目前,崔恒燕立足临床,从病人需求出发,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8项,发明专利实审15项。他不光自己刻苦钻研,还积极带动身边的医师、护士、药剂师发明创造,指导协助他们申报医疗护理的国家专利10余项。除了专利发明外,崔恒燕还参加了多个市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工作,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量化的动态影像学测量研究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机制》和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兴卫工程”课题《中老年人群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中医社区综合干预方案研究》的专利设计研究,形成了知识产权。
醉心创新的他还乐心公益,积极参与、年无锡市网民公益体育大会环太湖徒步大会和无锡马拉松等保障任务;依托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