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志刚副主任医师
在中国文化中,脊梁有着特别的意义。挺直脊梁做人,象征着铮铮风骨。但不少颈腰椎疾病患者,连抬头挺胸、挺直腰杆都是奢望。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乔志刚,用一把手术刀在患者的脊柱上“精雕细琢”了18个春秋,让众多患者挺起脊梁做人。
11月10日,记者见到乔志刚时,他刚从手术台上下来,来不及休息,就直接来到诊室接待患者。这一台腰椎管狭窄微创手术,时间长达4个小时。这名患者来自郑州,因仰慕乔志刚的精湛医术,特意来到许昌求医。
脊柱是一个人的“脊梁”,密布着神经组织。脊柱外科手术难度高、风险大,稍有差池就会导致瘫痪甚至死亡,因此被称为“塔尖上的手术”。而这样的手术,对于乔志刚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我们的脊柱上通大脑、下连四肢,中间管理五脏六腑,如果‘闹脾气’,全身都可能不舒服。直立行走的我们,脊柱出问题的还真不在少数。”乔志刚饶有风趣地开始了与记者的谈话。
时光倒流,回想起当初为什么选择当骨科医生,乔志刚笑着说,医院白马寺分院旁边,小时候经常看到有人骨折,医生用小夹板一夹就好了,觉得很神奇。受此影响,他高考时毫不犹豫地报了河南中医学院骨伤专业,并对骨科越来越感兴趣。
年,乔志刚开始从事外科工作。当时的外科没有分那么细,包含普外科、骨科、胸外科3个科室。乔志刚说,很感谢那段在外科的日子,因为其收治的都是一些多发伤、疑难杂症患者,他跟着前辈做手术,缝合伤口,练就了一双巧手。后来,医院脊柱外科成立,乔志刚挑起了“大梁”。
做的手术越多,乔志刚越认识到对于患者来说,手术成功固然可喜,但其造成的创伤是一份如影随形的痛苦。为此,他不断外出进修,并将微创理念用于临床实践。微创手术通过使用改良器械和采用内镜操作等方法,可缩小手术切口,减少病人疼痛。目前,乔志刚开展的微创手术,在治疗四肢复杂骨折、关节内骨折、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疾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8月,襄城县一名患者因为腰疼引起不全瘫,腹胀如鼓,生活不能自理,便找到乔志刚治疗。乔志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后,判断其为感染诱发腰椎管内脓肿。乔志刚采用微创椎板跳跃式开窗减压疗法,在患者的胸椎管和腰椎管处分别切开了3厘米长的小口,对椎管内的脓肿进行清理,并置管灌洗……一个月后,该患者痊愈出院。“看到用自己的知识和双手让一个个患者挺直脊梁,我从不后悔选择医生作为终生事业。”乔志刚动情地说。
在乔志刚看来,除了精湛的技术外,优良的品格、良好的沟通能力、谦逊包容的胸怀,也是优秀医务人员的“必需品”。乔志刚说,他会带领科室的每个人朝这个目标走下去,为患者提供保守—微创—手术一站式诊疗,用妙手、仁心这两根“支架”,挺直患者的脊梁。
专家简介:乔志刚,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微创学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髋臼、骨盆学会委员,许昌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常委。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骨伤专业。曾在上海第二医院、医院、医院进修。擅长用微创接骨技术治疗四肢复杂骨折、关节内骨折,用微创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脊柱肿瘤、脊柱结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改良椎间盘镜治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先进的血管束移植、造血干细胞填塞技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曾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