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是指角膜失去眼睑的保护暴露在空气中,引起干燥、上皮脱落而继发的角膜炎症,严重者会导致角膜溃疡。临床症状包括红肿、畏光、流泪、异物感、疼痛。全麻是手术中最常采用的麻醉方式之一。年1月~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医院骨科发生了10例全麻术后引起的角膜炎。
本组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65岁。其中膝关节置换术2例,肩关节镜术3例,膝关节镜术4例,髋关节置换术1例。手术时间在1~6小时之间,均采用静脉加吸入诱导麻醉。10例全麻患者术后返回病房2小时内均诉双眼部畏光、流泪、疼痛,有异物感。给予对症处理后3~5天治愈。
角膜炎发生的原因
患者术后睡眠不好
患者术后因一系列因素影响睡眠,导致休息不好,诱发角膜炎。这些因素包括:手术创伤导致术后疼痛,疼痛评分为4~6分;担心术后康复情况;病房噪音,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叫铃等发出的声音;护士夜间的操作、治疗及查房需要开关门、开关灯、来回走动;走廊灯光过亮;病友走动、打鼾、长时间看手机等。
术中环境原因
术中无影灯会散发强烈的光线和热能,导致患者角膜干燥,使角膜损伤,从而引发角膜炎。
药物原因
麻醉药品肌松剂会使全麻患者在术中眼睑松弛,不能正常闭合,角膜外露,导致角膜炎;全麻诱导面罩给氧,若面罩和口鼻衔接不紧,大量的氧气会从侧面漏出,冲击眼部,导致角膜干燥并发角膜炎,使患者在术后出现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眼部不适;全麻手术中,患者眼睛没有定期眨眼也没有紧闭,角膜容易干燥,从而引起眼睛疼痛和视物模糊。
角膜炎的预防与护理
术前护理
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酒、吸烟、睡前喝浓茶、床上看电视等。督促患者戒烟、戒酒,适应睡前喝牛奶、晚上关闭手机等健康生活方式。
手术前仔细访视患者,了解患者术前的药物治疗史,通过宣教取得患者在术中的配合。
术中护理
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0℃~24℃,湿度保持在40%~60%。术中可用避光眼罩遮蔽患者眼部或用手术单、无菌纱布遮盖患者头部。调节无影灯的位置,避免其直射患者眼部。
术后疼痛护理
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睡眠、饮食、心情及功能锻炼,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疼痛评估,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对于评分在1~3分的轻度疼痛患者,可以通过聊天、播放音乐及看电视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减轻疼痛;对于评分为4~6分的中重度疼痛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并观察其用药后的反应。
术后眼部护理
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术后眼部不适的原因,安慰患者,使患者消除紧张。同时可用湿纱布遮盖、医用胶布粘贴或眼罩遮蔽患者眼部,保护患者角膜。用清洁、干燥的毛巾为患者擦拭眼泪,保持患者眼部清洁。患者应定时闭眼休息,也可将双手摩擦生热,敷在眼睛上,起到热敷的作用,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不适。
遵医嘱用红霉素眼膏,2次/日。用法为用手指撑开患者眼皮,挤入条状眼膏,再用眼皮将眼膏盖住,闭上眼睛休息3~5分钟,让眼膏在眼内充分、均匀地分布。眼膏可以保护角膜,起到杀菌、抑菌、湿润角膜的作用。药膏应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包括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胡萝卜等,和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青椒、黄瓜、桔子等。这些食物能改善角膜营养,提高眼部组织的修复能力,促进炎症吸收,从而促使角膜恢复。
患者还需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等。
环境护理
保持病房安静,给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良好的睡眠能消除疲劳,促使身体康复和机体生理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免疫力。对于睡眠欠佳的患者,要帮助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以保证睡眠质量和时间。
骨科患者手术规模大、持续时间长、麻醉时间长,在术前、术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眼睛,积极预防术后角膜炎的发生。一旦发生角膜炎,需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单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医院骨科
来源:美小护部落
美小护部落
主办:医院管理论坛报社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