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医学科普
编者按:“研究生医学科普”专栏通过推送优秀的健康科普创作大赛作品,向社会公众传播正确科学的健康知识,同时挖掘和培育健康科普传播人才,展现我院研究生们的风采与风貌。电脑看多了,手机玩久了,看书看久了常常感到肩膀酸痛,这会是肩周炎吗?一起看下去了解什么才是肩周炎。
作者:李开虎指导老师:朱勇
在骨科疾病中,肩膀痛是继腰痛、膝关节痛之后第三常见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亲朋好友这样抱怨:
肩膀也不晓得怎么了,梳头、穿衣、系皮带都痛得不敢抬手;
我的肩膀完全不听指挥,僵硬到抬不起、反不得手;
这夜里睡觉啊,肩膀痛得翻不得身,睡着了还常常痛醒;
我这肩周炎又是买西药,又是吃中药,还贴了膏药,全不顶用;
听说针灸推拿、爬墙锻炼顶用,可坚持几个月了,怎么还越来越严重……
那么,如此常见且令人心碎的肩膀痛真的都是口口相传的“肩周炎”在作祟吗?其实不然,肩膀痛的原因成百上千种,而我们所谓的“肩周炎”实际上它只占到肩膀痛病因的10~15%!
肩膀痛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有常见哪些病因呢?肩周炎又到底是个什么病?肩膀痛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为了弄明白,我们需要先简单地了解一下肩膀的解剖结构。肩膀,医学上称为肩关节,连接上肢和躯干,辅助活动和运动。组成肩关节的组织、器官繁多而复杂,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此图片来自书籍: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第3版)
骨,是运动的杠杆支架。骨与骨的相对面有关节软骨,减少摩擦、吸收震荡;周围一圈加厚为盂唇,加深稳定关节;
韧带,连接构成关节的各骨并维持其稳定;
肌肉,通过收缩作用提供骨活动所需动力;
肌腱,肌肉末端的延续部分,连接肌肉和骨。肩关节周围肌腱像袖套一样从上、前、后三面包裹肩关节,称“肩袖”;
神经,分布广泛,感受疼痛信号传入,传出运动信号给肌肉;
关节囊,衬于韧带深面,形成封闭的关节腔,内含关节液;
滑囊,存在于活动量大的肌腱、肌肉间隙处,内含滑液;
滑膜,衬于关节囊和滑囊内,分泌滑液润滑,减少活动摩擦。
肩关节丰富复杂结构中的任一部分受到损伤,都可能形成炎症、刺激神经,导致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以前认识不深,往往都笼统的归结为“肩周炎”。现在伴随着核磁共振、肌骨超声等检查手段越来越先进,关节镜等微创治疗越来越成熟,我们对肩关节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理解也越来越全面。推陈出新,发现肩周炎仅仅占到肩关节疼痛病因的10~15%,而排在发病原因前两位的分别是肩袖损伤和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肩周炎,其实是肩关节囊、滑膜和韧带的问题。医学上称之为“冻结肩”,更准确的应该叫做“粘连性肩关节囊炎”。顾名思义,主要指是关节囊、滑膜及周围韧带因慢性炎症和纤维化,使肩关节囊炎性粘连、“冻结”,导致肩关节疼痛及主、被动活动受限制。除了原发性之外,肩周炎还可继发于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等很多其他疾病。原发性肩周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整个病程大约是1—2年,但是60%患者残留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因此,积极、科学的治疗显得格外重要。针对不同的病人,治疗选择包括功能锻炼、物理治疗、药物、关节腔灌注、关节镜手术等。
(此图片来自网络:百度图片)
肩袖损伤,是肌腱问题,占到肩关节疼痛原因的40~50%!反复劳累、累积劳损和外伤等原因都可能造成肩袖损伤。肩袖损伤分为部分和完全断裂,其症状表现和肩周炎相似,但治疗方法却大不相同。盲目、过度的强调功能锻炼,可能会导致肩袖撕裂进一步加重。除一部分损伤小、病程短的患者可以药物、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恢复外,大部分需要行关节镜或开放手术治疗,修补肩袖,术后还需经过专业康复训练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此图片来自书籍: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2版第5卷运动医学与关节镜)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骨骼问题,占到肩关节疼痛原因的20~40%。肩峰是肩关节的体表骨性标志,用手扪及最外上骨性结构就是肩峰。肩峰形态因人而异,且多种原因可导致肩峰增生肥大,从而使得肩峰下方的空隙狭小、压力高。此时上臂大范围活动时,特别是外展,肩峰下的肩袖等软组织易受肩峰压迫、撞击,反复活动可能造成肩峰下滑囊炎症疼痛、继发肩袖损伤。患者可以先采取药物、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如果效果不佳,则需要通过手术将肩峰形态进行修整解除撞击,同时处理其他并发问题。
(此图片来自参考文献[2])
此外,肩关节骨关节炎、肩关节不稳、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冈上肌钙化、肩关节感染,肩关节的多种外伤性损伤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肩关节疼痛。更需甄别的是来自其他部位的原发疾病,比如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等神经压迫导致的肩关节放射性疼痛,或者心脏、胆囊等内脏疾病导致的肩关节牵涉性疼痛。
疼痛的感觉是相似的,但各种具体病因的治疗却各有各的不同。甚至有时候,肩关节疼痛的病因不单一,而是几种疾病共同存在或继发而来,比如肩周炎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肩袖损伤继发肩周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继发肩袖损伤等等。
不仅病因多,治疗选择也很多,但只有专业判断,明确病因,再对症下药、个性化治疗才能药到病除。因此,遇到肩关节痛,别总让“肩周炎”躺枪,先查明病因,再依据病因治疗,这样才能缓解疼痛、收获满意的肩关节功能。
最后,划三条重点:
肩膀痛的病因中肩周炎只占10~20%;
肩膀痛,先明确是哪个或哪几个原因所致;
疼痛是相似的,治疗却各有各的不同,盲目治疗往往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Greenberg,D.L.Evaluationandtreatmentofshoulderpain.MedClinNorthAm98,-,doi:10./j.mcna..01.().
[2]Garving,C.,Jakob,S.,Bauer,I.,Nadjar,R.Brunner,U.H.ImpingementSyndromeoftheShoulder.DtschArzteblInt,-,doi:10./arztebl..0().
[3]陆军,王宸.冻结肩的诊疗进展.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9,-().
[4]薛建刚,孙海飚等.肩峰撞击征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国骨与关节杂志8,-().
[5]闵楠,薛庆云.肩袖损伤治疗进展.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1,61-64().
[6]王岩,蔡谞.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2版)第5卷运动医学及关节镜.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开虎
级外科学博士研究生
科普寄语:
仁心术从医而终
铸病友骨若金汤
END编辑|研究生会宣传部
责编|钱龙
审核|张乐傅蓉
医院研究生会-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