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院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准ldquo

彭洋出诊的医院 http://www.hyfdcw.com/news/57878.html

日前,医院何志敏教授团队成功完成首例O臂机结合天矶机器人辅助下颈后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术,在团队的合作下,历时2个多小时,患者术中出血仅毫升,术后平安返回病房接受进一步观察治疗,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39岁患者樊某某,在骑电动车时不慎摔伤后当即出现枕颈部剧烈疼痛,医院就诊查出寰椎(颈1)前后弓爆裂骨折,医院进一步诊疗。主治医师史升接诊并详细检查评估了患者的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这种Jefferson骨折较为少见,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瘫痪甚至有生命风险,在脊柱外科护士长刘菲的协调和帮助下,当即将她收住入院进行相关检查及处理。

经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属寰椎Jefferson骨折伴移位合并寰枢椎不稳定,需要手术治疗.

在排除了患者先天性枕颈部畸形及血管走行异常后,何志敏教授团队积极进行术前准备,但骨折块极不稳定且破坏了正常的解剖结构,此外置钉的骨块较细且靠近椎动脉,都为手术增加了不小的难度,置钉过程稍有偏差可能导致患者瘫痪、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反复置钉可能导致置钉失败,需要做更大的枕颈融合术。

在贺石生主任的支持下,何志敏教授召集手术组史升医师、麻醉科赵宏程主任、手术室仇荣敏护士长、郭丽华、王翔等护士、郭启帅技师、王瑞工程师等展开手术筹备,团队决定先通过术前采用颅骨牵引持续牵引并复查发现骨折移位部分恢复,术中采用目前先进的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8月17日上午,手术医护及工程师团队通力协作,历时2个小时成功完成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精准置钉并复位骨折块,术中出血较少,无需输血,术后患者四肢活动良好,枕颈部疼痛明显缓解,各项指标恢复顺利。

何志敏教授表示,不同于“达芬奇”机器人,天玑机器人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最新骨科手术机器人,可协助开展全节段脊柱外科手术。结合O臂机仅需15秒即可获得患者伤椎的高清三维图像,如同行车驾驶过程中的GPS导航;手术精准规划可达到亚毫米的误差;使上颈椎这种高难度手术更加安全、精准、微创。

医院脊柱外科和脊柱微创中心在贺石生主任的带领下,除了常规开展多种脊柱微创技术,也在颈椎外科、脊柱外伤等多亚学科方向开展多种新技术实现精准化治疗,必将惠及更多的脊柱疾病患者。

专家介绍

何志敏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海军临床医学系,年9月考入第二医院攻读博士,师从著名的脊柱外科专家陈德玉教授、贾连顺教授,熟练掌握了脊柱外科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治及各种手术治疗技术,尤其是颈椎病的诊治和脊柱韧带骨化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医院公派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作访问学者学习,回国后开展多项脊柱微创新技术包括椎间孔镜、椎间盘镜技术、OLIF技术等。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项,主持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课题各一项。年被列为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培养对象提名。现任上海市康复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工作组委员、中国医促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脊柱康复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胸腰椎学组委员等学术任职。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脊柱微创中心介绍

同济医院脊柱微创中心是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第一家专注于脊柱疾病微创治疗、培训及研究的中心,中心主任为我国著名脊柱微创专家贺石生教授。该中心是目前华东地区设备最为齐全、技术最为先进的脊柱微创中心,中心具有最先进的后路椎间盘镜(MED)、椎间孔镜、可扩张脊柱微创通道、Carl-Zeiss手术显微镜、可透视手术床、G臂透视机,术中3D,术中导航,臭氧消融系统、等离子消融系统等各种脊柱微创设备,能够开展所有的脊柱微创手术,德国Carl-Zeiss颈椎微创培训中心、中国冠龙脊柱微创培训中心就设在本科室,是中国主要的脊柱微创培训中心之一,接受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医生进行脊柱微创技术的培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hs/7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