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各领域优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潜力和自主创新活力,传承知识技术,引领带动青年骨干人才的成长,我区自年起创新并启动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建设工程。高层次人才工作室以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为主持人,以后备人才和青年人才为培养对象,通过“师带徒”的方式进行项目开发或课题研究,推动各行业、各领域进一步实现技术技能的创新、发展和传承。十多年来建立了多家以高层次人才专业特色命名的工作室,涵盖了生态农业、医疗卫生、特色教育、通用航空、科技创新等领域,有效推动我区产业发展,培养优秀青年人才。
本期栏目,我们走进骨科医疗器械人才工作室,为大家讲述樊国平和他的团队故事。樊国平,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致力于骨科植入项目研究16年,对骨科产品尤其是脊柱产品的设计研发以及医疗器械项目研发管理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先后主导研发FQ外固定器、脊柱外固定支架、COX脊柱后路钉棒、医用外固定支架等项目,解决了“椎弓根钉板手持钉不同轴”等行业性难题;获得6项发明专利;年,被评为平谷区首届优秀工匠。
骨科医疗器械人才工作室于年成立,自成立以来,在主持人樊国平的带领下,通过传帮带培等活动,既提高了工作室成员的技术攻关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又为公司打造梯队型科研人才队伍积累丰富经验。同时,在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的带领下,企业自身完成多个研发平台的建设。
建立奖励机制,打造骨干团队工作室设立创新奖、最佳设计发明奖等奖项,重点奖励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的新发明、新创造、新设计等,激发团队成员创新活力;建立年底考核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对主持人及培养对象进行岗位提升,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在职继续教育,对参加继续教育并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开展课题研究,助力人才成长鼓励工作室成员积极加强业务学习,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和成长计划,参加社会化培训,扎实开展各种实验,不断总结成败经验,丰富自己的成长档案。在项目开展过程中,2名培养对象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认定,其他5名培养对象已成长为产品研发、工艺研发、质量管理、法规注册等方向的骨干力量。这些骨干力量带领着公司新一批的研发人员不断创新实践,使公司的产品持续优化提升。
提升科研能力,促进自身发展在丰富理论的基础上,为了带给培养对象们更多经验,医院及手术室协调,使项目成员能够到手术室进行手术参观。这既增长了项目成员的手术经验,也是理论与实际的互相验证。
近三年来,以工作室为主体,共取得授权专利57项、产品注册证29项,发布行业标准4项,这些科技成果大部分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且已经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公司明星产品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年的销售额达到万元;医院梁益建教授(感动中国年人物)合作研发的医用外固定支具产品,解决了极重度脊柱畸形手术矫正的世界性难题。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