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闻2016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年

年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年会于年6月9-11日在大阪顺利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位骨科医生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其中超过半数的稿件来自关节外科领域,而脊柱外科方面的投稿占大会总稿件量不足1/10,研究方向集中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椎弓根置钉方面的应用价值,现将脊柱外科方面的内容整理如下:

颈椎椎弓根钉(CervicalPedicleScrew,CPS)固定术可伴发严重的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潜在的价值,在此次会议中有多位日本医生报告了与此相关的研究。来自日本爱知县KonanKoseiHospital的JunOuchida博士报告了应用一种电传导装置来提高CPS的置钉安全性,在进行椎弓根钻孔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共观察了8例患者的35枚CPS(C2:4枚,C3:4枚,C4:10枚,C5:9枚,C6:5枚,C8:3枚),通过术前、术后CT测量其椎弓根解剖参数并评估术后置钉准确度,结果发现5枚(14%)螺钉发生轻度椎弓根破坏(轻度:2mm,重度:2~4mm,重度4mm),无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的病例,作者据此认为电传导装置是一种有用的提高CPS置钉安全性的方法。此外,医院的NaokiSegi博士报告了应用O-arm导航进行CPS置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至年间,共采用O-arm导航完成了例颈椎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枚钉),结果枚(86%)螺钉准确置入,65枚(12%)发生轻度椎弓根破坏,11枚(2%)发生中度椎弓根破坏,无重度椎弓根破坏病例。在其76枚发生椎弓根破坏的病例中,81%(61枚)是椎弓根外侧壁破坏,作者分析可能与椎旁肌的阻挡以及手术器械压力使椎体发生旋转有关。此外,来自日本长野ShinshuUniversity医学院的MasashiUehara回顾性分析了年9月至年10月间应用CT导航(StealthStation,Medtronic,USA)下行CPS固定术的例患者的置钉准确度情况,并将螺钉位置准确度分为三级,准确置入椎弓根者为1级,螺钉偏离理想方向小于螺钉直径50%者为2级,偏离程度大于螺钉直径50%者为3级。结果其螺钉位置不佳者比例高达20.1%(/),其中螺钉偏离程度为3级的比例为6.5%(44/)且其中的70.5%是偏向椎弓根外侧。偏离为3级的螺钉在C3-C5节段的比例分别为6.5%、12.8%、7.1%,在C2、C6、C7节段分别为4.8%、2.8%、4.5%,C3-C5节段螺钉位置不佳的比例明显高于C6-C7(P0.01)。作者分析了其可能的原因,包括C3椎弓根直径最小,C4椎弓根的外倾角最大(平均50.2°),椎旁肌的阻挡可能导致螺钉外倾角偏小,并最终得出结论认为即便是在使用导航进行CPS置入术,也须非常小心防备螺钉穿透椎弓根骨壁的发生,尤其是在C3-C5节段。

3D导航可以应用于经皮置钉技术,理论上讲可以提高置钉的准确率并可缩短手术时间。来自法国的PMerloz报告了一项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为59例胸腰椎创伤患者实施后路经皮置钉固定手术,其中29例(枚螺钉)使用传统的C形臂透视辅助完成,另30例(72枚螺钉)使用3D导航辅助完成。术后通过CT评价按YOUKILIS标准其椎弓根螺钉置钉情况,并对比其辐射量和手术持续时间,结果发现C形臂组和导航组的螺钉位置不良的比例分别为11.11(12/)与13.88%(10/72),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24),平均一个节段的辐射量分别为1.57mSv与0.56mSv(P0.05),平均一个节段(2枚螺钉)的操作时间分别为9.19分钟与19.75分钟(P0.05)。由此可见,3D导航在手术时间和置钉准确度方面并无优势,其优势在于可以减少辐射量,并可提供实时的解剖影像和即刻的置钉位置评价。

术后CT是最常用的评价椎弓根置钉准确度的方法,这种方法不能在术中发现椎弓根破坏并立即进行位置调整,因此来自比利时和苏格兰的VerginieCordemans、BernardFrancq等医生进行了一项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应用新的术中锥束CT(cone-beamCT,CBCT)成像技术(ArtisAeego,Seimens,Gremany)在术中评价置钉准确度,并与术后CT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一共采用术中CBCT扫描的枚螺钉中有84.6%(枚)的螺钉位置理想,15.4%有不同程度的椎弓根破坏,其中17枚(2.9%)在术中当即进行了重置。以术后CT作为判定椎弓根置钉情况的金标准,则术中CBC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和0.98。

综述所述,计算机辅助技术已经可以用于辅助颈椎、胸腰椎的开放的或者经皮的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须注意不可迷信导航,在椎弓根直径较细且外倾角较大的颈椎即便使用导航也可能会有较高比例的螺钉位置不佳,在胸腰椎经皮置钉时使用导航的准确度还略低于传统的C形臂辅助下的徒手置钉且耗时更长。展望未来,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导航技术并通过系统规范的培训使临床医师熟练掌握术中导航技术的使用方法以期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作者:孙垂国副教授----医院

孙垂国男,医学博士,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国际脊柱内固定研究学会(AOSpine)会员;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委员会外科专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胸腰椎工作组委员兼秘书;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分会青年委员。

专业方向是脊柱外科,擅长胸椎管狭窄症(胸椎黄韧带骨化、胸椎后纵韧带骨化、胸椎间盘突出)、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峡部不连症、腰椎退变性侧弯)、颈椎病(脊髓型、神经根型)和胸腰椎畸形(特发性、先天性、创伤性、结核性的后凸或侧凸)的临床诊疗。

近年来,在导师陈仲强教授的指导下,针对胸椎黄韧带骨化、胸椎后纵韧带骨化、胸椎间盘硬性突出等不同病理因素导致的胸椎管狭窄征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策略、手术技术、预后影响因素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价值的成果,因此而于年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年至年间,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参与制定了全球第一版《胸椎管狭窄症临床诊疗指南》,其中文版和英文版分别发表于《中华骨科杂志》年第1期和《OrthopedicSurgery》年第8期。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的办法
白癜风的症状有那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qx/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