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首例94岁老人髋骨折后24小时内完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十佳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中午,94岁的裴奶奶在家中摔倒;

傍晚,老人的疼痛毫无缓解,家属立即送医;

晚上7时,省医开通高龄绿色检查通道,骨科关节团队立即作研判,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晚上8时至9时,考虑到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通过MDT团队,快速完成多学科会诊评估;

晚上10时,治疗团队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和手术方案;

次日早上11时,骨科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当日下午,伤者下床活动

髋部骨折被称作“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因为患有髋部骨折的绝大多数为老年人,伤后大多选择绝对卧床,并发症随之而来,严重威胁生命。

但真的只能等待吗?

不,骨科有一个髋部骨折“黄金48小时”救治时间,能将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78.5%以上。

以这次裴奶奶的经历来说,从受伤到手术,只用了20小时,经文献查阅,其急救效率为西南首例。

她做出决定——相信医生

“对于髋部骨折的老年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越快越好。”省医骨科副主任孙立回忆起救治当天的情形,用一个成语形容——兵贵神速。

孙立表示,裴奶奶是股骨颈骨折,这属于髋部骨折,亦是老年人常见的严重损伤,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第三大老年人“杀手”。而且这把“杀手”的刀是无形中的“挥舞”,是日复一日的折磨。

缘何?他解释道,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因年龄大,家属出于安全考虑较多选择非手术保守治疗,即在家卧床。殊不知非手术治疗同样存在风险和并发症,除骨折畸形愈合不佳外,还可能因长期卧床出现并发症,而有些并发症对老年人来说是致命的。

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肺部感染;最凶险的死亡原因是血栓;最麻烦的死亡原因是褥疮。

研究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长期卧床,饱受并发症的侵扰下,一年后生存率仅为50%。

于此,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而言,尽早手术,患者获益更大。

自接诊起即进行相关检查和会诊,排除手术禁忌症,24至48小时内完成手术,可大幅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诊疗效果的同时,也能缩短患者住院及术后康复时间。

“裴奶奶入院后,因是高龄老人,院方迅速开通了各项检查绿色通道,确定达到手术指征。最终到问询家属意见环节时,她本人和家属的态度很坚定,做手术。”孙立说。

而裴奶奶全家人做出决定的背后,也是得知省医骨科关节团队长期致力于关节大手术快速康复的研究及实践,救助了大量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

“相信医生。”老人说。

考虑到裴奶奶高龄,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医院连夜通过MDT团队,快速完成了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营养科、ICU、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评估,为确保手术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治疗团队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围手术期问题进行了详细评估,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和手术方案。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西南首例,24小时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第二天早上11时,省医骨科关节团队为裴奶奶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由孙立主刀,整个过程,团队为老人实施了个体化、精细化ERAS方案,包括术前口服营养液的种类及量,术前超前镇痛等。

术中,麻醉医生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严密观察老人生命体征的变化。手术每一个步骤,手术团队都严谨细致地实施着、操作着,用时15分钟,就成功植入人工关节假体。

整台手术时间为半小时。

从受伤到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裴奶奶只用了20小时。

而通常,髋部骨折患者入院后各项术前检查到有效救助称之为“黄金48小时”,遵循ERAS原则,尽早手术及完整的多学科协助能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术后康复期。在生命面前,骨科团队把“黄金48小时”再压缩一倍。

经文献查阅,这样的急救效率在西南地区属于首例。

术后,骨科团队为患者设计了个性化康复方案,当天下午,裴奶奶就能在医生指导下下床活动。

记者了解到,省医骨科正致力于打造“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即建立一种提高急救效率,减少老年髋部骨折致死率及致残率的创新。该模式通过MDT多学科合作在老年髋部骨折的救治中,从急诊,影像,检验、骨科病房到手术室,由骨科专业人员和内科相关专业全程参与协调和治疗,再由专人统筹指挥,医技部门积极配合,以最快的速度保证患者在院内“零通过时间”的救治体系。争取在24-48小时内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从而挽救患者生命,帮助患者恢复重新行走的能力。

手术当天裴奶奶就能下地。

来源都市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qx/10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