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界首例的骨科手术

大开眼界!

来源

综合整理自《武汉晚报》、刀客居

如果你听过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MR(混合现实)?

今天,界哥要来介绍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手术……

年6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医院)医院为一名骨科患者实施了混合现实(MR)技术引导下的髋部骨折手术。

这是MR在骨科临床实践上运用的“世界首例”。

这位患者15岁,因摔伤致左髋部骨折。入院后诊断:左股骨颈骨折。

事实上,青少年股骨颈骨折相对少见,其发生率与成人相比仅为0.3%-3.6%。但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髖内翻畸形、股骨头骨骺早闭等后遗症,因而在治疗上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选择比较合理手术方法。

传统骨科手术,医生获取信息主要依赖X片、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虽然目前CT三维重建已经可以重构出骨折的三维信息,但骨折和创伤周边血管神经结构关系完整精确还原再现往往非常困难。手术中完全依赖主刀医生的对解剖结构和各种变异的熟知,以及术中临场应变和对紧急情况处理的能力。

由于术前获取信息的不完整,手术方案的精确制定也会受到影响,手术时间因此不太可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病患术后康复效果也有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武汉协和医院医院主任医师叶哲伟、副教授吴星火手术团队,决定用最新的混合现实技术(MR)。

术前,患者戴上VR眼镜,在医生的解说下,度全方位浏览自己骨折部位的3D数字“复制品”,了解骨折情况,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互动。

术中,主刀医生和助手医生通过星图,获取全息影像信息,使患者虚拟的3D数字模型与患者病灶重叠在一起,使医生拥有了全新的高维度“透视”手术区域的工具。

更神奇的是,将全息影像模型移到病患体位或者叠加在病患病灶结构上,虚实融合,保证了创伤最小基础上的病灶结构最大暴露,有“透明”组织器官的效果,做手术就像在看“透明人”一样。

对于髋部骨折患者,以混合现实技术为核心,全息呈现患者3D影像数据,指导医患沟通、手术方案规划、术前讨论和术中手术引导……如果这一手术方式可以推广……想想就有些小激动呢!

赞赏

长按







































白殿传染吗
北京学生治疗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qx/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