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骨科同道: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道路交通伤、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高暴力损伤日益增多,严重威胁各行业工作者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以高龄、多病、全身耐受差为特点的低暴力骨折亦逐年增多,由此带来的骨科疾病谱改变,不仅冲击了医疗卫生资源原有的配置和服务方向,也给我国的创伤骨科医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而近30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整体的进步,现代创伤骨科学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损伤控制骨科(DCO)、微创骨科、计算机辅助骨科、加速康复外科等新理念的提出与引入,使得创伤骨科学发生了巨大的革新和进展。智能化、微创化、个体化、精准化将成为未来创伤骨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为分享交流创伤医学最新进展,推动创伤外科学科发展和创伤医师培养,提高区域性整体创伤救治以及骨科专业水平,江门市医学会以及江门市中医药学会定于年11月25日在中国侨乡、美丽的江门市举办江门市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成立大会暨江门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年会,同期举办省级继教项目“数字骨科与人工关节高级研讨会”(项目编号:-13-04-[省])。
期待您的到来,美丽的侨乡欢迎您!
江门市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
江门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门市骨科研究所所长
医院副院长
陈述祥
?大会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江门市医学会
江门市中医药学会
承办单位:
江门市医学会创伤学分会
江门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
江门市骨科研究所
医院(暨医院)
协办单位:
玖玖骨科
大会主席:
陈述祥
副主席:
伍 益 叶 敏 赵鹏洲 陈元庄
黄杰文 张国富 范 全 陈祖彦
黄杰文 黄 黎 林作华 董海辉
大会学术委员会
主席:
伍 益 叶 敏 赵鹏洲 陈元庄
黄杰文 张国富 范 全
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何明亮 梁春荣 杨东亮 刘 彦
丁 晓 彭逸龙 李钰军 庞文广
黄新宇 曾格林 黄俊文 林作华
梁忠诚 钟世祥 苏应军 杨爱勇
李水胜 付春利 杨健胜 张育志
马 亮 范海鹰 冯卓文 任国雄
刘焯明 揭牧夫 马俭凡 陈宜斌
阮良峰 张英祥 梁其志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席:
陈祖彦 黄 黎 林作华 董海辉
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梁勇革 陈超鹏 张 跃 王理德
索 鹏 梅汉尧 杨 益 刘英杰
区文欢 刘红光 莫健斌 金 磊
林广源 祝绍荣 王传军 李贵田
范卫华 卢荣文 骆宇戟 张国超
任兆锋 张 维 倪 欢 曾少如
胡伟炎 沈伟强 郭贵春 余羿淳
吴超武 崔晓忠 江建宁 黄钰炜
黄志伟 朱 江 姚 铿 赵建军
叶英文 谭宇顺
?会议基本信息?会议内容:
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创伤外科专家、关节外科专家以及数字骨科专家作精彩的学术演讲,主题将围绕国际国内骨关节损伤、创伤危重症与并发症、人工关节、数字骨科等领域的新进展进行专题讲座领域的最新动态、热点话题、疑点难点等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
会议时间:
?报到时间:年11月24、25日
?开会时间:年11月25日
会议地点:
广东省江门市金凯悦酒店(初定)
会议注册:
本次会议免注册费用,住宿、交通费自理。
注意事项:
学分授予广东省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2分,江门市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2分。
会议联系人:
医院骨科
陈述祥
刘彦
?参会专家?余斌,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广东省创伤学会副主委、广东省骨科医师学会常委、全国臭氧治疗学会副主委、中华骨科分会基础学组委员、广东省骨损伤修复与组织工程学会常委、中华骨伤医学会常委、中国肢体伤残康复委员会委员等10余项学术职务。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等多家核心期刊常委、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审稿专家。
孟志斌,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省优秀专家,海医院骨科学部主任,脊柱骨病科主任。
年7月本科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年7月在湖南湘雅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骨外科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在湖南医院从事临床与研究工作,年医院工作。日本Wakayama医科大学留学生(年),德国KlinikenDr.Erler医院高级访问学者(年)。
颈腰痛杂志编委,骨科生物材料与临床编委,海南医学编委,脊柱外科杂志编委,海南医学院学报编委,海南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二等奖各一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参编专著6部。
年至今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年至今中华医学会脊柱微创外科分会委员,年至今中华医学会海南省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年成为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专业委员会会员,年中国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学组委员,海南省医学会脊柱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创伤学组委员,年中国医师学会数字化脊柱微创专业组副组长,年海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继营,男,主任医师,教授,医院副院长,关节科主任。
擅长关节疾病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特别是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及运动医学、肩关节疾病。
医院医院副院长、医院关节外科主任、亚太关节矫形外科学会(APAS)常委、亚太关节矫形外科学会(APAS)委员。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国医师学会关节外科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老年脊柱关节学会常委、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医学学会常委、华裔骨科学会常务理事。
《JounalofArthroplasty》杂志中文版副主编、中华矫形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NRR)杂志审稿专家、中华矫形外科杂志(电子版)特邀审稿专家、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委审稿专家、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等。
作为主编或副主编、主译或副主译完成12部著作,特别是作为主译和副主译完分别完成了骨科长篇巨著《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的翻译。
为提高我国骨科的水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完成的译著包括:
-10《Theknee》英文教材一部,骨科标准技术丛书----腕:辽宁科技出版社
-4骨科标准技术丛书----肩:辽宁科技出版社
-8膝关节外科新技术:辽宁科技出版社
-6类风湿髋:人民军医出版社
-6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九版):山东科技出版社
-8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十版):山东科技出版社年
研究课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解放军总后勤部指令性课题2项、医院面上项目1项。
桑宏勋,医学博士,留美归国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医院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骨科学术带头人,原第四医院副院长、全军骨科研究所副所长、脊柱外科主任。
担任北美脊柱外科学会委员、全国数字骨科学会委员和秘书、中国骨科医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及脊柱创伤委员会委员、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副主委、广东省第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届常务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等学术职务。
先后发表国内外学术论著9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及专著多部,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及医疗成果奖励多项。
宋卫东,教授/主任医师,广东省首位骨科博士后,副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
现从事的方向为:足踝外科(包括创伤骨科)。担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广东省关节外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组长、广东省关节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人体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辑,《现代骨科临床与研究》编委,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国际会员(AOFAS),并获美国AOFASTravelingFellowship奖学金。
樊仕才,南方医院医院创伤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医师协会创伤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创伤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创伤与矫形学会(SICOT)中国委员会广东省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创伤学组副组长、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粤港澳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SlCOT中国部广东省数字骨科学分会常委、SICOT中国部创伤骨科分会常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审稿专家、中华骨与关节杂志编委、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创伤外科杂志编委。
盛璞义,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双博士(骨外科),医院骨科医师学院副院长,医院骨科-显微外科医学部副主任,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骨关节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关节委员会髋关节组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髋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委员会保髋学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力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关节外科学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健康教育委员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关节外科学会委员。
JBiomedMaterResA(SCI,IF=3.2),JournalofOrthopaedicResearch(SCI,IF=2.7),TheScientificWorldJournal(SCI,IF=1.8)审稿人,ORTHOPADISTSURGERY编委。
夏冰,主任医师,教授,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主任,医院关节外科中心主任,卫生部骨科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主任,中国东区微创关节置换培训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全球华裔骨科学会理事,华裔骨科学会关节外科分会理事,亚太地区膝关节、关节镜及运动医学学会(APKASS)中国发展委员会主席,浙江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关节外科学组组长,浙江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理事,浙江省体育科学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骨科内镜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关节镜外科及运动医学主编。曾荣获卫生部和科技部联合颁发的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奖(中国骨科内镜杰出医师奖),年作为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10名顶尖医生之一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
唐海,医院骨科二级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骨质疏松学组组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微创专业委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学会骨科创新和转化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新与转化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学组(16、17、18届)副组长,中国老年医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骨代谢疾病学专业学组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专项基金第二届管理委员会委员。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常务编委,《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中华骨质疏松骨矿盐疾病》杂志编委,在核心期刊和SCI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3部《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成形术规范治疗白皮书》,《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教程》。
参与书籍编写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和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2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2等奖,北京市卫生局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卫生部优秀奖一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课题及北京市卫生系统高级人才专项基金多项,北京市“健康卫士”荣誉称号获得者。
朱锦宇,主任医师,教授,医院关节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髋关节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骨质疏松与康复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数字骨科学组委员,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专业委员会教程工作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关节外科分会常委。
《AnnalsofJoint》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杂志》通讯编委,UpToDate临床顾问中文版的翻译专家。
吴尧平,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骨关节创伤修复重建及人工关节置换,曾留学日本,并赴多个国家研习人工关节外科,先后完成西北首例全踝关节置换,全肘关节置换,血友病性关节病的单/双膝关节置换,髋膝四关节同期置换,以及髋臼旋转截骨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等。力行微创技术,于年元月在国内领先开展后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关并形成常规。此外自创经皮微创臀肌挛缩松解术50余例获成功。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篇。
何川,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现于上海医院骨科,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工作,从事关节外科专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保髋工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骨科菁英会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数字骨科学组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学组执行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骨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青年学组执行组长。
年至年至现代人工关节手术的发源地医院进修学习。擅长于微创髋膝关节置换、单髁膝关节置换以及复杂全髋全膝翻修手术,同时对髋、膝关节的畸形和发育异常、退变或炎性疾患、股骨头坏死、血友病性关节炎以及运动创伤的诊治有较深入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及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及参加多项国家及市级课题研究。
陈云苏,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上海医学会会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学组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委员。
从事创伤骨科和关节外科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十余年,年赴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院进修成人关节外科。擅长各种髋、膝、肩关节疾病的诊治及髋、膝关节的人工关节置换术。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目前承担“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步态分析”研究的项目负责人,主编关节外科专著《人工髋关节外科学——从初次置换到翻修手术》,参加编写骨科专著6本。
吴希瑞,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使用外固定架发明者,从事外固定架和骨牵引的研发和应用,有外固定架、牵引弓等多项新型专利。四肢关节内骨折、骨感染的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和老年病人的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脊柱的微创手术和创伤骨科的疑难杂症。近年来开展了大创面的皮肤扩张闭合,跟腱断裂的闭合缝合手术等。
李旭,医学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南方医院暨医院儿童骨科主任,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儿童肢体畸形矫形中心主任,Depuy-Synthes南方小儿骨科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小儿骨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小儿骨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四肢先天畸形学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副主任委员,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委员会小儿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暨小儿骨科学组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学会小儿创伤与矫形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年度“唯医骨科风云人物”获得者,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0位骨科医师”之一,“敬佑生命?荣耀医者”公益评选“人文情怀奖”获得者,年度中国骨科医生影响力百强榜医师,年度中国骨科最佳讲师(儿童骨科学组)获得者,年度“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获得者。
推荐阅读??颈椎X光片最强、最全讲解,治疗颈椎必备技能~
??别太自信,这7类踝部骨折你可能漏诊过!
??老年人髋部骨折,这篇文章一秒就能全懂。
??髌骨软化症与髌股关节炎的诊治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吗?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吗?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吗???我想这些都是你投稿的理由,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投稿邮箱:reporterjiujiume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