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骨科手术机器人
关节骨科手术机器人是最早实现技术和商业应用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按照操作控制方式可分为主动操作型和主动约束型。主动操作型代表
01
ROBODOC
年获得(FDA),可实现膝、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还可依据术前3D规划、术中导航,实现机器人蜘蛛手术操作,辅助骨骼成形、假体定位和置入。0
CASPAR
CASPAR(ComputerAssistedSurgicalPlanningandRobotics)机器人系统:增加了前交叉韧带修复术术式,功能类似于ROBODOC,可依据手术规划自主完成骨骼成形操作,但由于安全性、手术效率、准备时间等问题限制了该系统的推广与应用。主动约束型手术机器人
01
RIO关节手术机器人
MAKOSurgical公司及其RIO(RoboticArmInteractiveOrthopedic)关节手术机器人系统(如图1d),年获得美国FDA许可。RIO机器人系统同样采用主动约束控制方式实现关节切除术,在机械臂设计中其更注重人机交互操作的柔顺性,机械臂具有6自由度,采用丝传动结构设计,通过各自由度的平衡设计,实现机器人的柔顺交互操作。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
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目前主要针对的临床术式为椎弓根钉固定术,机器人借助医学影像规划实现空间精准定位,自主完成或导引医生完成植入通道钻制操作。主动约束型手术机器人
MazorRobotics的SpineAssist机器人系统,最早实现临床应用的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是以色列如图a所示。该系统采用6自由度Stewart并联机构构型,直径50mm,高80mm,重50g,重复定位精度0.01mm。被美敦力收购后,年推出MazorXStealth机器人系统。ROSA机器人系统和ExcelsiusGPS机器人系统。同样都采用串联机器人机构的脊柱外科手术及机器人。国内脊柱外科机器人研究起步稍晚,具有代表性的机器人系统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脊柱手术机器人,医院、研究机构包括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天智航公司联合开发的天玑手术机器人。创伤手术机器人
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是一种较早开展研究的手术机器人系统,然而由于骨折手术分型的多样性,造成手术需求复杂,使得现有机器人系统难以满足实际手术需求,因此创伤骨科机器人目前还没有实现临床应用与产品化推广。关键技术
计算机虚拟对象、导航系统和病灶物理对象是3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图像与规划技术、导航配准技术和目标跟踪技术则是手术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图像与规划技术
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系统相对于普通外科手术的一大优势是:医生可以在一个相对具象的计算机虚拟对象上进行手术规划,基于此,机器人可完成手术的部分或全部操作。导航配准技术
导航系统是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是连接病灶物理对象和计算机虚拟对象的纽带,可将医生在计算机虚拟对象上的规划转换至病灶物理对象坐标系上,这个过程也被称作导航配准。在不同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中,由于手术方式不同、设备不同,配准方法也不相同。目标跟踪技术
在一些早期骨科手术中,基于声学、磁学和机械方法等的跟踪设备被使用,而现在,大多数骨科手术系统使用的是基于红外光的主动/被动跟踪设备:前者使用一种能够主动发射红外光的LED作为跟踪点,后者则使用一种能够反光的球作为跟踪点,通过对这些点的跟踪以及从中识别出的特定几何形状,跟踪器可以获取多个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从视频信息中获取已知几何形状物体的位置,这是一种可以代替红外光光学跟踪器的简单方法。结论:
骨科手术机器人自上个世纪以来得到长足发展,而且针对部分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手术系统精度、患者手术安全等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目前所取得的成绩远非理想目标。可喜的是,近年来许多智能设备、医疗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这些将为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往期精彩回顾▌市场活动线上会创伤专场线上会脊柱专场
COA天玑精彩全程回顾▌病例分享天玑临床分享(一)
天玑临床分享(二)
天玑临床分享(三)
天玑临床分享(四)
股骨头坏死不用愁,骨科机器人解您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