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沉痛悼念白一冰医

11月22日晨,解放军医院微创骨科主任,国内著名微创脊柱内镜专家白一冰教授在家中离世,享年51岁。

感谢信犹在,然而“已去世”三字刺痛了每个人的心

惊闻噩耗,很多骨科医师表达了哀思与怀念:

就在三天前,我主持了您主持的全国会议,是您亲手送上一杯热咖啡,今天您就离开了!悲伤!永远香甜和苦涩的咖啡!

沉痛哀悼,白教授一路走好!19号还组织了中西医结合学会的脊柱内镜学组会议,精神抖擞......说走就走了

他太累了,机器故障导致一周手术需要两、三天做完,后又组织学术会议5天,刚结束就……大家且行且珍惜!

逝者已矣,沉痛哀悼!自珍自惜,相互扶持!

一冰这才多大年纪啊,痛惜,脊柱微创医界的一大损失!呼吁:咱们医生要多爱自己,医生也是人,治病救人,不是用命救人啊。

前段时间还听他讲课,意想不到,白教授走好!

医生的健康都得不到保障,谁又来保障大家的健康。今年已连续多名医生因过劳而猝死,师兄白教授的离去却又是那么近……过劳问题,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愿所有人均身体健康!

白一冰教授生前工作照(右一)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王岩教授代表分会全体医师对白一冰教授的离世表示深切悼念。王岩会长是白一冰教授的博士生导师,因此对于白教授的猝然离世,王岩会长更加痛心,他说“白一冰医师非常优秀,人说五十知天命,51岁于医生而言,是黄金年龄,爬坡期已过,临床丰富,是造福患者的最佳时期,然而,过度劳累让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战友,让患者失去一位好大夫。”他呼吁广大骨科医师:作为医师,关爱患者的同时更要珍重自己,注重保持自身健康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白一冰教授生前工作照(左一)

患者留言:白一冰主任医德高尚,人民的好军医。对病人和蔼可亲,体贴入微,不论你来自边远山区的农民、内地的职工,还是城市的官员领导,都能得到白主任亲人般的微笑接待和贵宾般的医疗服务。看到他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晚上下班后还要到病房看望检查病人,我敬佩他忘我的工作精神。长期的超负荷,刚满五十岁的他,白发爬上了他的额头,我们病人心疼他呀!

患者留言:脊柱微创外科主任白一冰,国内脊柱微创大师级别的,和蔼可亲,爱说爱笑的,挺帅的一个人!手术中,白主任给我讲解,哪个是神经,哪里是突出物,哪里是硬膜等等,简直就是在上课,当手术完成时,我马上就发现原来疼的位置基本和健康的时候一样了。在这里,真的非常感谢白一冰主任及全体微创团队的精英们!你们能在这长期枯燥无味的职业生活里,为还患者一个健康的身体,克服了太多太多的困难,由衷的感谢你们!

白一冰教授生前演讲照

如人民日报所说“良医是国家的财富”。近日,因劳累过度猝死,中青年医生倒下的悲剧连续上演。医生群体的健康状况频亮“红灯”。作为公众健康的“守门人”,医生自身的健康却濒临“失守”,值得引起高度警惕。

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缺乏有效分级诊疗的背景下,病医院。结果,大医院医生超负荷运转,工作时间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几乎人人练就了“耐旱功”和“憋尿功”。医师的健康保障,需要患者的理解和尊重,更需要体制的改革。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先生的话很适合当今医疗界:“工作本是为活命,可多少人却在拼命!医疗本应有雄厚资金保障,若不能得到政府、财团、基金等支持,只有赚富人钱帮助穷人,这才会体现医疗经营正道“义利并重”,让医生有尊严的合理收入,过有道德的幸福生活。如今不仅没什么支持,还让富人混在穷人里按穷人价格支付,结果富人说看病难,穷人说看病贵。医生本来看一个病可以获得合理收入,而今都按穷人收费,并要取消特需,医生不得不看多倍的病才有相同收入,于是院长和医生只有拼命!”

引一副楹联送给所有医师:

走不完的前程,停一停,从容步出。

急不完的心事,想一想,暂且丢开。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沉痛悼念白一冰教授!骨科医师分会呼吁广大医师爱惜自己,呼吁全社会尊重医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qx/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