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严重骨关节炎及膝关节晚期疾病的一种非常成熟及有效的手术。但安全渡过手术期就是康复了么?
当然不是!手术只是全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一半,而术后的早期康复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对于恢复患者的下肢肌力、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进行康复锻炼呢?术后康复的黄金期是什么时候呢?
医院全套康复方案,马上来了解一下吧。
一、物理治疗:
偏振光照射;低频治疗;中频脉冲电疗(大腿及小腿无静脉血栓时使用);冷疗(切口未愈合时避开手术切口)。
二、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
改善关节的活动度。
三、运动疗法
1、第一阶段(术后1-5天)
标准:术后,且由医师批准开始治疗。
康复目标:能独立完成床上活动;进行穿、脱衣物;进行转移;使用合适的辅具进行行走。
使用适当辅具平地步行30m;进阶的活动度练习;减少疼痛和水肿。
2、第二A阶段(术后6-14天)
标准:无感染体征;疼痛无明显加剧;无关节活动度丢失;脱离重症监护病房;无进行性的僵硬、伤口引流或其他并发症。
康复目标:肿胀与疼痛的自我管理;能独立完成床上的活动和转移;能在社区中独立步行;膝关节被动活动度0-度;提升完成家庭练习度独立性;增强下肢力量。
3.第二B阶段(术后2-3周)
标准:无感染体征;疼痛无明显加剧;无关节活动度丢失;在家中需要安全良好的家庭支持。
康复目标:在居家练习中保持安全、独立;使用适当护具进行独立步行;在社区独立步行;活动度0-度。
4.第三阶段(3-8/12周)
标准:增加户外活动;使用辅具进行独立安全步行;独立安全转移;仍需照顾者或家庭成员帮助转移和步行,患者可以接受门诊康复者。
康复目标:正常步态模式以及减少辅具的依赖;提高关节活动度至度-度,或者与健侧关节活动度一致;单腿半蹲至65%体重;全负重下单腿站立;改善平衡、力量,耐力和下肢本体感觉。
四、关节功能训练
1、拖动训练:患者卧位,以脚后跟着力,主动拖动下肢屈曲膝关节,至最大角度后保持10~20s,10~15个/组,3组/天。
2、被动压膝训练:患者卧位,患肢最大伸直位,给予脚后跟垫一块8~10cm厚治疗垫,患肢至最大角度后保持10~20s,10~15个/组,3组/天。
3、床旁垂腿训练:患者床旁坐位,患者自然悬吊于床旁,随重力自然屈曲膝关节,若疼痛尚可耐受,可将健肢踝关节压在患侧小腿部,并给予压力增加屈膝强度,保持10~20s,10~15个/组,3组/天。
五、肌力训练
1、踝泵训练:患者卧位,健侧屈髋屈膝,患肢伸膝位,踝关节最大活动度背伸,同时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并保持10~20s,以微痛或不同为原则,每次20个/组,3组/天。
2、大腿前群肌抗阻训练:患肢卧位,膝关节伸直位,将沙袋绑于患肢踝部,伸直膝关节并主动屈髋30°~45°,保持10~20s,10~15次/组,3组/天。
3、坐位伸膝抗阻训练:患者取坐位,屈髋屈膝,将弹力带一端绑于椅子脚或床脚,另一端绑于患肢脚踝部(也可患肢踝部绑沙袋),主动抗阻伸膝,避开疼痛弧点,10~15次/组,3组/天。
4、大腿后群肌抗阻训练:患者取站立位,双手扶于椅背,将沙袋绑于患肢脚踝部,患腿主动屈膝保持10~20s,每次10~15个/组,2组/天。
六、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说了这么多,康复的重点您GET了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