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名43岁男性患者被诊断为“寰枢椎畸形,颅底凹陷症”,属于上颈椎畸形中的高难病例。人工置钉无法达到所需精度,医院谢绝治疗。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绝望之时一台机器人伸出了“援手”,这就是来自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
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医生成功实施了“寰枢椎经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突破了脊柱外科手术领域“禁区”,螺钉置入精度高达0.8毫米,手术仅用时60分钟。
作为国内唯一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III类医疗机器人注册许可证的公司,天智航已经成为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一面旗帜。倾心十余载,随着近两年医疗机器人概念的火爆,天智航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骨科圣手”医院在我国,骨科疾病常见多发,已经是致残率最高的头号疾病,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块形态各异的骨骼,往往毗邻重要血管神经,且无法从表面观察,骨科手术如何保证精准性和稳定性是长期难题。
“可以说,现有骨科手术的瓶颈,就是人的能力局限性。一是‘眼’,即手术视野的问题,医生无法直观看到人体内部骨骼结构,往往需要大切口暴露患处,导致并发症发生率高。若是采用增加术中透视减少切口损伤,高剂量的X射线暴露会影响患者和术者健康,并且透视得到的是重叠影像,医生仍很难准确确认深入的复杂解剖结构。”天智航董秘邢玉柱在调研中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另一个局限性则是‘手’,即手术操作。医生每天几台手术下来,往往不能保证一直处在最佳状态,导致动作控制力、稳定性和重复性不足。”
在邢玉柱看来,“骨科机器人的价值,就是引领骨科治疗迈入智能辅助精准新时代。通常,优质专家资源稀缺的地区是无法开展高难度骨科手术的,而随着骨科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即使是二、医院的医生,在机器人的辅助下,也可以高精度地完成手术,对实现全国医疗水平均衡化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有了机器人的帮助,医院复制国内医院骨科手术水平将成为可能。”
另外,能够辅助完成微创手术也是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显著优势之一。传统骨科手术往往需要将病人皮肤划开一个大口,充分暴露骨骼结构,不仅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也很慢。而有了手术机器人之后,只需在病人皮肤表面开一个极小的口子,将直径为1厘米左右的圆形套筒抵在骨面上,置入导针,即可沿导针置入内固定物。“医院会因为备血不足无法进行骨科手术。而使用机器人的手术,术中出血量可减少95%,伤口很小,软组织损伤小,有的病人手术后当天即可下地行走。”邢玉柱说。
目前,天智航的骨科机器人已经研发到了第三代,手术定位精度与适应症范围已处世界领先水平。
回溯天智航的发展历程,公司从成立之初,就与国内著名研究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等)和骨科优势临床机构(医院、医院等)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年,公司获得国内首个医疗机器人III类注册许可证,第一代产品可应用于长骨骨折,也是我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机器人产品;年,天智航的第二代产品获得CFDA注册许可证,该产品应用于创伤骨科,将手术定位精度提高到1毫米;年,公司的第三代产品—“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进入了CFD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今年7月CFDA正式受理“天玑”的注册申请。
目前,天智航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已在医院等10医院投入临床应用,累计完成多例手术。“应用骨科机器人开展手术,手术精度可达到0.8毫米,减少术中辐射70%以上,提高手术效率20%以上,并具有减少术中失血量和组织微创等优势。”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6月份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天智航“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入选成为向国家领导人展示和现场汇报的13个重点项目之一,“天玑”作为医药领域的唯一代表,受到高度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好治白癜风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