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吉大一院创伤骨科主任孙大辉带队完成了一例机器人辅助骨盆微创手术,原本这并不是一例多么复杂的手术,但是由于团队的专业、负责和“较真”,为患者省下了近4万元的费用,这成了孙大辉“最近做得最开心的一件事”。患者为42岁男性,体重达公斤。重物砸伤导致骨盆骨折,卧床不敢翻身。后疼痛难忍,医院就医。医院彩超检查,诊断为:左侧胫后静脉血栓,医院建议安放静脉滤器。患者本来已经做好打算“认花这个钱”。后来到吉大一院进一步检查,创伤骨科主任孙大辉根据以往经验判断,伤后卧床一天就出现胫后静脉血栓并不寻常,本着为患者负责的初心,在检查环节专门为患者进行了彩超复查,看似“多花了”一份检查费,却为患者解决了大问题——检查结果显示:无血栓。由此直接省了近4万元的安放静脉滤器及相关费用。孙大辉说:“医生要思考,不能完全相信物理检查结果,至少要审慎复查,为患者负责。”吉大一院创伤骨科医院第一个“创伤骨科学”专业科室,正式成立于年1月19日。现有开放床位66张,工作人员18人,其中副教授以上11人,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人。在科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孙大辉的带领下,科室主攻骨盆与髋臼骨折,四肢骨与关节骨折内、外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等专业方向。以“和谐、敬业、创新、奉献”为科训,与国际接轨,将创伤骨科治疗的最新理念与技术同步应用临床工作,每年完成骨科手术余例,并在吉林省内率先开展了创伤后骨髓炎合并大块骨缺损骨搬运术、Starr骨盆骨折复位系统闭合复位骨盆骨折微创手术、吉林省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准微创手术等新技术,已经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创伤骨科品牌学科。科室每年举办一届“吉林省创伤骨科论坛”省级会议,并承办一届国家级学术会议,年成立“吉医院创伤骨科—医院创伤骨科合作科室”,年团队获科技部项目“融合多模影像与机器人技术的骨科精准治疗解决方案研究”,年初通过国家工信部及卫计委评审,成为首批全国21家牵头单位之一,开始创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联合省内、外10医院一同开展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年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qx/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