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紧张进行,有位医生突然消失了现

3月的一天,

杭州医院的手术室里,

一台骨科手术正在紧张地进行中,

但监控里,

有位医生却突然“消失”了……

他叫曹华,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当时,他正在为一名患者实施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那他消失后,到底干了什么呢?

现场护士用手机记录下的这一张照片给了我们答案!

家住余杭的葛阿姨今年69岁,在家中干活时不慎摔倒在地,导致右髋部出现剧烈疼痛,不能活动。家人急忙将她送到医院急诊救治。经过检查,葛阿姨被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

曹华医生为葛阿姨做身体评估,并制定手术治疗方案。经过家人同意,葛阿姨被送入手术室,进行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由主刀骨科主任张勤忠和副手曹华医生完成。主刀医生负责为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副手医生需要配合台下辅助C臂机拍摄和调整体位等工作。

葛阿姨的骨折较为严重,呈粉碎性骨折,需要使用牵引床配合骨折复位。医生将其调整好体位后,开始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由于粉碎面积大,导致牵引效果不佳,骨折部位固定对位有所偏差,所以需要术中再次进行局部调整。

牵引床分为粗调和微调两种。微调是可以在术中通过床尾的遥动手柄进行调整,幅度小,效果较差。而粗调则是需要找人钻进床下,用手转动螺丝进行下肢局部调整,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影响手术无菌操作,而且可以调整到满意的体位。

在调整体位时,医生发现牵引床的微调并不受用。经过多次讨论后,曹华医生最终决定到牵引床下进行调节,希望通过体外调整的方式,协助患者达到复位效果。

“如果体位没有调整好,角度移位大,可能需要切开更大的面积进行固定,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患者出血多、损伤大、愈后恢复也差。”

然而,调整位置并不是一件易事。床下光线昏暗,需要靠着手去摸索。而且,为了保证幅度不过大,只能用双手不停地进行微调。由于看不到上面的情况,每次调整一个角度,曹华医生都需要与主刀医生进行反复沟通,直到调整到满意的位置。调整完后,他还要再次查看X片来判断角度是否适合。

这样跪地的动作,每次都要保持10分钟以上。终于,在经过多次调整后,骨折部位得以成功复位固定。这一幕感动了现场所有人,有护士用手机记录了下来。

术后,葛阿姨恢复良好,第二天就可以下床了。

“医生跪着给患者治疗的图片常会感动众人,但对于医生来讲这只是家常便饭。骨科手术也是一种精细活,别看只是一个角度不对,但对病人来说可能会影响一生,而医生每次跪地那一刻只想着安全顺利地完成手术。”当得知有人拍下这张照片后,曹华医生觉得有些难为情。

打印关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qx/9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