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邓师傅腰背部疼痛1年多了,休息的时候可以稍微缓解,累了疼痛就加重,但一直没引起重视,医院检查。
年3月13日,周五这一天,邓师傅正在上班,突然感到左侧腰背部剧痛难忍,不敢活动腰部,一抬左腿腰痛就会加重,他有点害怕了,赶医院做检查。磁共振清晰显示:腰2椎体里长了一个血管瘤,占据了整个椎体的左半部分。医生告诉邓师傅,他的病情比较严重,建议转院进一步治疗。家人赶紧在网医院骨科的号,正好遇到刘斐文主任医师坐诊。看了邓师傅的磁共振片子后,又仔细为邓师傅查体,刘医生心里有了答案,邓师傅之所以长期反复腰背疼痛很可能是因为这颗血管瘤。建议他尽快手术来解决这个问题,邓师傅随即住进了骨科病房。血管瘤是一种良性骨肿瘤,多长在胸椎,体积比较小,不会有啥症状;邓师傅的血管瘤长在腰椎,已经很大了,像一个小球,吸收了腰椎第二节椎骨一半的骨质,马上突破椎骨的边缘了,引发了明显的疼痛症状。因为瘤体的不断增大,椎体内的压力急剧增高,遭受轻微的外力就极可能发生腰椎塌陷骨折,导致下肢瘫痪。治疗邓师傅的这颗血管瘤,手术是最好的方式,但是传统手术有可能成为这个外力,加剧邓师傅的疼痛。骨科团队认真分析讨论后,考虑到邓师傅目前的情况,一致认为最好选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先将血管瘤内的血液抽出,再用骨水泥填充满整个瘤腔,重建椎体的支撑强度。整个操作过程是在X光机监视下,在直径只有3.5毫米的穿刺通道内进行,也就是相当于在针孔那么大小的空间中完成手术。这是一种超微创手术,手术医生要像狙击手一样精准穿刺到血管瘤的中心部位,同时,把握好骨水泥的推注时机,防止骨水泥向周围组织渗漏,因为骨水泥渗入椎管压迫脊髓神经也可能导致下肢瘫痪。
刘斐文医生团队精心做好了术前准备。3月17日,由刘斐文医生主刀,李林吉医生做助手,赖国维和巫代友两位医生负责X光机操作,在全麻下为邓师傅实施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
麻醉清醒后,邓师傅在床上活动邓师傅腰背部皮肤上只留下了一个“针孔”,麻醉清醒后,他感觉腰背不痛了,还可以在床上自由翻身、抬腿活动;术后第二天,邓师傅下床走路,第三天,邓师傅就出院啦。
术后第二天下地,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经皮椎体成形术是经皮肤穿刺建立微创通道,在X光机监视下完成椎体内骨水泥填充的一项手术技术,对手术医生的要求较高,对患者来说安全、痛苦小、恢复快,尤其适合于各种类型的椎体血管瘤、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一般麻醉清醒后,疼痛就会消失或明显缓解,第二天就可以恢复正常行走。刘斐文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领域:颈胸腰椎外伤-退变-畸形的开放及微创手术,人工全髋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外支架搬运治疗四肢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四肢骨盆复杂骨折及软组织严重创伤的修复与重建手术,踇趾外翻、多指(趾)畸形矫形术。
接受线上问诊,为您答疑解惑
链接:
谢师傅的肚皮上“长”出了一只手!瞧这神奇的骨科手术
骨科
“钥匙孔”里的超微创手术
战疫情、保手术,治病救人两不误。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医院的病房做了些啥?
加速康复理念,打破“老规矩”。术前2小时能喝糖水,术后即可进食,没有疼痛感早早就能下床走路
关于走路,骨科大夫有话说
疼到山穷水复疑无路?疼痛关爱病房给你铺条路!
文/图:骨科整理:蔡芳芳编辑:鄢家明审核:邝琰
联系我们
医院医院
门诊-(7:30-17:00)
医院办公室(总值班)-
急救、-(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