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的医生是什么样子的?经过了5个月的发动推广、候选人申报、资格审查、网络投票、初评会及终评会等程序,由市卫生计生委指导,上海市医师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今天举行颁奖仪式,医院、医院、医院的十位医生颁发了“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
感谢这些好医生给大家提供的服务,来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获奖名单
(按姓氏拼音排序)
医院名称科室职称1陈晨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主治医师2葛均波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3龚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中医推拿科主任医师4姜建元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5盛凯辉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急救主治医师6吴凡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主任医师7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8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9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10张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提名奖获奖名单
(按姓氏拼音排序)
医院科室职称1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2曹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3陈培森宝山区张庙街道长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4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5冯爱成华东疗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医师6龚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7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8医院职业病科主任医师9马成斌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医师10王忠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主要事迹
陈晨,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家庭医生。年7月自同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走上社区医生的岗位,先后在中心门诊、病房、家庭病床、社区服务站点、全科团队担任全科医师工作。十四年来,她从一名跨出校园的小医生逐渐历练成为了一位受老百姓欢迎的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的“三心”家庭医生。
葛均波,医院心内科主任。国际首创“逆向导丝技术”成为攻克冠脉CTO病变的利器,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创制我国首例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每年为患者节约费用超过10亿元人民币,实现了他“研制出病人用得起的冠脉支架”的早年夙愿;创建华东地区首条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救治“绿色通道”,成功抢救重危患者超过例,成功率96%以上。
龚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他精于推拿,24年来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在传承丁氏推拿流派独特手法基础上开展“坐位调膝法”治疗膝骨骨关节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疼痛与关节功能,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姜建元,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他汲取神经外科等其他学科的精细操作技术用在自己的骨科手术中,对各种高难度的骨科疾病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法。行医执教31年,他率领的骨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创新打造的“华山骨科应用解剖系列培训课程”已成为全国医教协同的品牌。
盛凯辉,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急救分站长、急救技能培训导师。院前急救经常要面对不同的危急患者,更要面对复杂的救护环境和患方的不理解,她凭借不断积累的经验,处理好了每一次救护任务,3年来,抢救危急重症患者余名,心肺复苏成功8名,获得了家属的感谢和称赞。
吴凡,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院院长。作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的专业人士,她带领团队率先开展了腹泻病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综合监测,创造性地开展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首次在我国建立大型老年人健康研究队列。
杨坚,医院医院康复科主任。年,杨坚同志担负起创建康复科的工作。医院康复科在他10多年的励精图治下,成为本市唯一的市卫计委、市残联双重点专(学)科。
余波,医院院长兼血管外科主任。从医30多年来,他带着他的团队,联合神经内科、超声医学科等多个学科进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并自主研发可远程精确控制的血管介入数控机器人系统等,推进我国在这一高科技领域的自主研发及产品化。
袁红斌,医院麻醉科主任。参军从医31年来,安全实施各类麻醉2万余例,是麻醉界的学术精英。带领研发团队设计了“自动排气型可变速镇痛泵及相关测痛笔”,解决了当前镇痛泵“流速单一和价格昂贵”等问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张伟,上海市第六人民骨科主任医师。年参加援疆医疗队,年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医疗队,年参加“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援藏期间,自己戴着氧气管为病人施行各种手术,被藏区百姓称为“上海政府派来的好医生,藏族群众的活菩萨”。
资料:市卫生计生委、市医师协会
编辑: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