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夜,在台风来袭岛城,暴雨如注时,医院的一间手术室内灯火通明,热火朝天。
“调试完成!”随着工程师的一声欢呼,这台价值百万的术中三维导航C臂ArcadisOrbic3D终于完成配置,将于近日投入使用。
据了解,
术中三维导航C臂是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重要配套设备,它的到来也意味着广华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全部集结到位。
↓ArcadisOrbic3D
ArcadisOrbic3D是目前最先进的手术室X线影像设备,这种移动性能良好的C臂系统适用于四肢、脊柱、盆腔及髋关节手术中的3D成像,其采用的等中心设计,可按轨道旋转度,减少患者和医生、护士受到的辐射量和辐射时间。
相比以往的同类设备,这台机器除了辐射少、具有更好的图像质量等优点外,更是实现了术中影像从二维到三维的飞跃。配上同期采购的碳纤维手术床,使患者在被扫描时,犹如悬浮空中,进而自动完成整个三维数据的采集和模型的重建。
SEEMORE↓
“有了这台机器,我们就可以通过骨科机器人内置的工作站,自由观察不同方位的三维断层图像,从而直观地分析病变处与周围组织、结构的立体空间关系,更精确地模拟和制定手术方案。就好像我们平时开车时使用的GPS导航仪,这台机器可作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平台,将虚拟图像和真实患者的身体更好地重叠融合,从而使整个手术无盲区,提高手术定位的安全性和精确性。”关节科沈烈军主任告诉我们。
眼和手对一名医生而言,是最重要的伙伴。一台成功的手术,离不开“人、眼、手”的默契配合。如果说骨科手术机器人是术者能依靠的高稳定性“折梅手”,那么三维导航C臂设备就是高精准性的“透视眼”,再加上广华骨科手术团队多年来经验的积累,可谓是“三强联合”。
这些高科技医疗设备的使用,减少了患者的创伤,颠覆了传统手术模式,使原本在舟山地区就具技术优势的医院骨科手术,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减少患者术后的痛苦,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质量,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相信不久后的将来,广华骨科机器人手术将进入常态化,为更多手术患者带来福音。
专家坐诊
医院足踝科专家薛剑锋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学组青年委员,SICOT中国分会足踝学组委员。年曾赴瑞士Basel大学足踝外科Hintermann教授和法国Lyon足踝外科Coillard教授处培训交流,年获AO奖学金赴德国Dresden足踝外科中心Zwipp教授处访问学者。
主治方向:足踝急性创伤、骨折,足踝部陈旧性损伤及创伤后遗症,足踝部运动损伤,足踝部畸形(平足、高弓足、拇外翻等)的诊治
薛剑锋教授将于9月1日上午来我院坐诊,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更多详情,可戳下方
“阅读原文”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