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手术难度高,致残、致死率高,特别是复杂骨盆骨折是国内外公认的创伤骨科的顶级手术,而骨盆髋臼骨折是创伤骨科“皇冠上的明珠”,能够成功医院创伤骨科及骨科手术的最高水平体现。我院骨科专业经过多年来致力于救治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积累了较多经验,在骨盆髋臼微创手术及新的手术入路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性探索。近日,在副主任医师刘琦的带领下,骨二科手术团队与手术麻醉科积极配合,通过利用微创腹直肌旁手术入路治疗骨盆骨折技术,成功救治了3名骨盆骨折患者。这标志着我院骨科在、“精准化”、“微创化”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填补了我市微创腹直肌旁入路治疗骨盆骨折的技术空白。
微创手术是相较于传统手术的一种手术方式。它是通过一些新的技术手段,用最少的创伤代价来完成治疗,治疗的效果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包括腔镜和内镜手术,腔镜手术包括腹腔镜、胸腔镜等;内镜手术包括椎间孔镜、椎间盘镜、胃镜、十二指肠镜等。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人体机能干预少、术后恢复快的一些特点。
目前微创手术的理念已经渗入到各个学科领域,是在“总体”医治观推动下形成的一种现代医学模式,减少了传统手术对身体的损害,降低了手术创伤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病例一患者女、68岁,因“外伤导致腰骶部疼痛活动障碍2小时”来院,收住我院骨二科治疗,由副主任医师刘琦接诊,诊断为骨盆骨折(左侧骶髂关节脱位、左侧髂骨骨折、左侧耻骨支坐骨支粉碎性骨折)。该损伤为高能量复杂骨折,骨折移位明显并伴有关节脱位,加之患者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治疗较为棘手。经骨二科集体讨论后采用微创腹直肌旁入路对患者行骨折内固定术。
术前影像学资料
术前设计手术切口
虚线为切口,长约10cm术中结扎“死亡冠”血管
专家解读“死亡冠”是髂内、外血管间的异常交通支,也称为变异的闭孔血管。它位于耻骨上支后方,距离耻骨联合平均6cm(距离4~9.6cm)。曾有大量文献报道,“如果意外切断,可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造成患者死亡”而获得此威名。
术中骨折固定完毕
C臂透视结果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
骶髂关节脱位完全复位,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安全可靠术后测量切口长度为11cm
病例二病例二:患者女、35岁,因“多发伤”收住我院ICU生命支持治疗后转入骨二科。诊断为骨盆骨折(左侧骶髂关节脱位、左侧髂骨粉碎性骨折、左侧耻骨支、坐骨支骨折)等。经多次其他部位骨折内固定术最后采用微创腹直肌旁入路对患后者行骨盆骨折内固定术。
术前影像学资料
术前设计切口
实线为切口,长约12cm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
骶髂关节复位及骨折固定均满意术后测量切口长度约12cm
病例三病例三:患者女、48岁,以“右侧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右侧髋臼内壁骨折、右侧髂骨粉碎性骨折”收住我院骨二科。病情平稳后继续采用微创腹直肌旁入路行骨折内固定术。
术前影像学资料
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
髋臼内壁骨折及髂骨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术后切口长度约10cm
专家解读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外伤,多由直接暴力导致,大部分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的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骨盆骨折的手术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支架固定术等。随着手术技术与相应器械的不断进步,再加上术前、术中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微创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也不例外。
骨盆骨折微创手术的优点有以下三点①骨盆骨折微创手术失血少、创伤小,能把手术对患者的创伤降到最低;
②恢复较快,缩短患者卧床的时间,减少因卧床过久而引发的并发症;
③治疗的费用较传统手术有所降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专家解读腹直肌旁入路是近几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小切口入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入路方式,可直视下显露半侧骨盆和髋臼前、内侧,髂内外血管、腰骶神经、闭孔血管-神经以及髂外动-闭孔动脉交通支(谈虎色变的“死亡冠”血管),使之全部暴露在视野内,为降低手术难度创造条件,并避免神经、血管副损伤。被称之为治疗髋臼内壁骨折终极手段!
此项新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市在复杂骨盆骨折微创手术治疗领域的空白,为复杂性骨盆骨折患者实现本地治疗带来了巨大福音!
专家介绍刘琦中共党员骨科副主任医师、骨科学硕士研究生就职于河西医院骨二科毕业于青海大学临床医学院,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十多年。曾医院脊柱外科进修学习,师从我国著名脊柱外科大师吕国华教授。擅长高危上颈椎损伤、胸腰椎骨折及脊髓损伤的救治;脊柱结核及肿瘤的切除重建;颈腰椎退变性疾病、先天性脊柱畸形的规范化治疗;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四肢骨折的微创手术,髋膝关节置换。科研方面致力于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SCI2篇;主持科研1项;参编骨科专著1部。
本期供稿:骨二科刘琦
信息编审:院务部
新闻
投诉
门诊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