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医资讯失而复得的自由与ldquo

白癜风治疗周期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515/6239962.html

而立之年,却无法站立

十月的小榄,暑去而寒未至,风和日暖,舒适宜人,一年中最好的金秋时节,可年仅34岁的邓先生却在承受着病痛的折磨。邓先生于年9月开始出现腰部、左臂部及左大腿疼痛,尤其在改变体位和下地走路,疼痛感尤其明显!邓先生四处求医,医院行腰椎间盘CT检查,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此后,医院医生诊治后,效果仍不佳。更可怕的是邓先生在10月底开始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年10月30日,邓先生经朋友介医院就诊,门诊拟“腰椎间盘突出症,双下肢乏力查因”收入骨科作进一步治疗。

脊髓压迫,竟导致截瘫

邓先生入院后,骨科刘日新主任及张志刚副主任医师对邓先生病情高度重视,立即为患者做了详细检查和积极处理,可是邓先生病情变化很快,双下肢的肌力及感觉的减退逐渐加重。11月2日,邓先生脐以下3横指感觉麻木,双下肢肌力为0,不能活动,感觉存在,定位不明,提睾反射消失,双膝反射及双跟腱反射稍亢进,奥本海姆征阳性,巴宾斯基征阴性。胸椎MR检查结果示:胸10节段椎管内囊肿。双下肢血管彩超示:1.右侧股总静脉血栓形成。2.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普遍减慢。诊断结果为:胸10节段椎管内肿瘤并压迫脊髓;截瘫;右侧股总静脉血栓形成。

果断手术,方失而复得

为此,刘日新主任立即组织全科医生讨论病情,大家一致认为,如果不及时行胸10椎节段椎管减压及肿物切除,截瘫恢复的希望极小,但是,患者本身右侧股总静脉血栓已经形成,如果搬动病人或因手术中、手术后出现血栓、气栓、脂肪栓塞等现象,造成重要脏器动脉栓塞,就可能会危及生命且抢救成功率极低,手术风险极大。刘日新主任与患者详细讲解、沟通后,邓先生同意手术治疗。

11月4日,刘日新主任带领他的团队,果断为患者行胸10椎节段扩大减压+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胸10段椎管内有一大小约2*1CM的肿物,压迫脊髓,脊髓变形,予充分分离后切除肿物。手术非常成功,邓先生于术后第一天双下肢肌力恢复至3-4级,经抗凝治疗,术后第二天复查双下肢血管彩超示: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血栓消除。双下肢可自行伸屈、抬起,评估患者肌力可下床行走。患者术后恢复这么快,骨科的医务人员和患者感到由衷的开心。

术前

术后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截瘫的印象估计就只有书里面、电视中像张海迪、桑兰这样的人物,他们与病魔顽强抗争,但遗憾的是一辈子坐在轮椅上。脊髓压迫致截瘫是骨科专科里的复杂、疑难病例,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复杂。常见并发症有: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排尿障碍、肠道功能障碍、褥疮、疼痛等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当病魔降临到自己身上,面对这样的结果对于任何人都是难以接受的。邓先生也只是30刚出头,是家中的顶梁柱,他曾经四处求医,彷徨过,无助过,痛苦过,感觉生不如死,现今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每次查房,邓先生都是满脸的欣喜、感激。

爱在左,情在右,与信念同行

记得冰心老人说过这样一段话:“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不悲凉。”医院骨科全体医务人员在刘日新主任带领下,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平淡的人生中,恪守彩色的理想,守护千家万户的幸福、健康。他们如秋夜的明月能照亮患者通往健康的心灵彼岸。

(医院骨科梁健芳供稿)

医院骨科门诊位于一楼外科门诊内

-

骨科住院部位于十二楼

-/

专家简介

1.刘日新

刘日新,院长助理,骨科主任,主任医师。省康复医学会骨关节与风湿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市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成员。年毕业于海南大学医学部。擅长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脊柱骨折和肿瘤等疾病,并熟练开展骨盆骨折、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四肢创伤骨折各种内固定术,断指断肢再植术。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二下午

2.张志刚

张志刚,骨科副主任医师,脊柱组组长。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本科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在中山市医院骨科工作至今。医院骨科专业进修学习一年。一直从事骨外科、手外科临床工作,特别对关节镜手术有独到研究,并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业特长:擅长膝关节、脊柱手术。对于关节镜手术(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内、外侧副韧带修复,半月板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脊柱骨折和肿瘤、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ys/6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