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功夫正骨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是以道家南宗“紫阳真人张伯端”所创“金丹大道”修炼中武火(动功)“道功密拳”的训练方法为基础,结合正骨手法特点,经过数代人潜心钻研总结的一系列针对骨伤科医生的自身练功方法。此功法可显著提高手法治疗质量,指导病人康复训练。
这不是武侠小说。
尽管我们的故事要从《易筋经》开始说起。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留着长胡须仙风道骨的医生。
匚年少学艺,他精通天台山道家功法
当《易筋经》从道家功夫正骨传人应有荣的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我们是惊讶的,这个原本以为只存在武侠小说当中的绝世功法,居然有现实中的传人,这让我们对应大师肃然起敬。但惊讶过后我们表示理解,毕竟不是每一位中医都能像他一样长须及腰的。
从小出身中医世家的应有荣,从七岁开始学习采草药。就和小说中的很多高手一样,年少时候的基础和机遇是至关重要的。
原本学习少林的应有荣就在12岁那一年,遇到了自己的恩师,谢崇根道长,开启了自己的道家功夫之路。
“谢道长就是天台山的道长,他出山弘法的时候,到我们路桥的时候,我们机缘碰见了,他教了我一套(手法),其实就是《易筋经》,道家闭关修炼的一整套功夫。”
匚天台山功夫渊源颇长
作为中医骨伤科的创始人,晋代时候的葛洪就是天台山的道士。他所著的《肘后方》就是骨伤科名著,流传至今。到北宋时候,紫阳真人开创了天台山道家南宗功法,也就是应有荣所传承的流派。
道家,讲究天人合一。通过练功的方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应有荣告诉我们,武侠片当中的所谓打通任督二脉其实是没有根据的。每个人的任脉和督脉都是通的,当我们日常站坐姿不良导致经脉长期拉伸或者收缩时,就会发生相应的问题。
而道家功夫提倡的,一者,开发原有关节功能,让身体像小孩子一样,每个关节都能动,这和瑜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者,伸筋拔骨,所谓到顶点了还要再出去;
三者,绞合,再重新绞回到自己的身上。
不得不说,感叹神奇之余,再一次颠覆了我们对武侠世界的想象。让我不禁想起韩寒《长安乱》里,师傅指出的两个逗号的差别。
别有一番境界。
匚骨科风云:中医与西医的碰撞
应有荣的经历还远不止于此。
在学习了道家功夫后,14岁的应有荣医院,专门治疗跌打损伤。当时还有一个少林的师傅。学习了3年以后,应有荣响应号召下乡进入了部队,在部队正式接触了西医。
如果说应有荣身上最大的特点,我们认为就是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当两种理念在他身上融会贯通的时候,才是达到了治疗的最佳效果。
八几年从部队回来以后,应有荣从事了近20年的骨科手术,应该说对于西方医学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了解之余,也发现了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一点,就是手术造成的普遍二次伤害。
因此在20年手术经历之后,应有荣重新回到了道家功夫的范畴,为那些可以用中医手法治疗的病患,提供更轻松、便捷,也更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
匚道家功夫对于治疗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是针对骨伤,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保守治疗。但面对情况严重需要手术的情况,西医的经验也会给应有荣准确的判断。
第二是正畸。也就是现在随处可见的颈、腰、腿疼的问题。长时间学校、办公室的生活和低头看手机使用电脑的情况,让现代人普遍存在肩颈问题。而应有荣针对颈部、背部、腰部有一套独特的按压手法。他还建议我们,平时身体劳累可以去按摩放松一下,但是推拿是非常专业的,需要找到专业机构,否则有可能造成理疗损伤。
第三则是治未病。这也是应有荣最为倡导的一点,通过自身的练功,达到强身健体的根本目的。而且“打铁还得自身硬”自身锻炼了以后,才能更好地治疗其他病人,不然遇上体格大的,没有点力气是完不成的。
中医强调治本,或许就是这其中的奥义吧。
匚对于学生,他也强调中西医结合
因为只有了解医学全面的新进展,才能促使手法的提高,才能针对不同情况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现在的中医的春天已经过来了,但是你不管哪个时候,关键还是你自身,因为什么,您自己选准的目标,你就像自己的方向走,才能够成功,即使它给你很好的环境,很好的机会,你不把握也不行。”
“我有很多的学生出去了,在广东也有、江西也有,我们山西也有,都有。他们只要到我这里来,我就无私的给他倾囊相授。因为我自己一个人,一天看一百多号病人,就是最多的,如果想再多也不可能。但是呢,有十个徒弟带出去了,他们如果每个人也是一百多号人就是一千多号了,所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传承。”
拍摄的最后,应有荣为我们演示了一套道家功夫,也是他每天都会练习的功夫。这在我们看来不太明白,甚至有些有趣的身法,或许就是应有荣的日常吧。
临走,应有荣还赠送了我们他自己编撰的书和光盘,里面收录了日常练习的方法。我们将它看做是一种美好祝愿,如果坚持练下去,或许我们也有成为大师的一天。
用时间去等待生活的滋味
由画入瓷,一位美女画家的青瓷美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