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骨折的手术技巧骨科基础

本文为作者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器械与设备

深部拉钩

粗的不可吸收线,用于标记股直肌和关节囊

无线针,用于术后股直肌和关节囊修复

牙科剥离器

大、小点状复位钳(Weber钳)

内植物

2.0mm或2.4mm螺钉

克氏针、电钻和钻头

手术体位

仰卧于可透视手术台上。

将厚8cm宽30cm的垫包置于患者背部中线,从腰椎中段到会阴部

同侧下肢完全消毒铺单,便于术中牵引复位

C臂机放置于手术肢体的对侧

手术入路

1.用Smith-Petersen切口的尾侧部分就能很好的暴露

2.皮肤切口起自髂前上棘,向远端延长15~20cm,与髌骨外侧缘的延长线一致

3.钝性分离,避免损伤股外侧皮神经

4.打开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的缝隙,切断股直肌总腱

5.用不可吸收线标记股直肌腱远端,将其向远端牵拉,此线也可用于最后修复股直肌腱

6.近端保留部分短的残端,将其牵出手术野

7.清理髂小肌:

此肌是髂腰肌向外侧的延伸部分,覆盖在髋关节囊前方

其体积、大小不一,可能与术后异位骨化形成有关。

8.将髂腰肌拉向内侧。

9.”T“形切开关节囊

切口横行部分应该在盂唇的近端偏外侧处(例如平行),以避免损伤关节囊的穿支血管。

避免切到盂唇

10.轻轻的将股骨头置于前脱位,便于暴露完全。

轴向牵引、内收、外旋髋关节

小心用骨钩牵引股骨颈,辅助关节脱位。

将小腿摆成“4”字体位

复位和固定技术

股骨头骨折复位必须以关节软骨边缘的对位来评估骨折是否达到解剖复位。

在髋关节人工脱位和骨折复位前,应在消毒的器械台上在游离的股骨头骨折块上预先钻孔。

复位后用克氏针作临时固定。

用2枚或3枚2.0mm或2.4mm可埋头拉力螺钉固定主要的骨折块

仔细检查髋关节,看是否有骨和软骨碎片

轻巧地让髋关节复位,在透视下检查髋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尤其在同时存在同侧髋臼后壁骨折时要更仔细检查其稳定性。

完全关闭关节囊

用先前预留的缝线作为肌腱内缝线修复股直肌腱

1.用0号可吸收线缝合腱旁组织,以加固修复。

投稿邮箱:gujinzw

.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zx/47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