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呵护骨骼健康!
7月5日下午,医院第69次远程专家会诊(脊柱外科专业)在东院区一楼远程会诊中心如期举行。此次会诊由脊柱骨科Ⅱ郭小伟副主任主持。微创脊柱科孙宜保副主任及相关科室专家、青年医师等参加了本次会诊。
首先,医院提供一个病例。患者男,60,以“左肩胛至肘后外侧酸沉痛5天”为主诉入院就诊,患者既往无外伤史,发病5天,口服“甲钴胺”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查体:左肩外展内收后伸肌力Ⅳ级,前屈Ⅳ级+,伸肘Ⅳ级,屈指Ⅳ级,伸指Ⅲ级,伸腕Ⅲ级。手肌萎缩。右上肢及双下肢无异常。患者颈椎X线、CT及MRI检查显示:颈椎退行性变表现。因该例患者症状较重,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似不相符,郭小伟副主任指出,会诊病例欠缺完整的专科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建议提供病例医师完善肢体神经及肌腱反射检查,并行神经肌电生理学检查以及颈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检查,以协助诊断。孙宜保副主任建议,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必要时请神经内科医师会诊。
接着,微创脊柱科常小盼医师提供一个病例。患者男性,61岁,以“右下肢麻木、酸困不适4月”为主诉入院。既往腰4/5椎间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手术史。因患者症状较重,在阅读完患者的基本病情资料后,郭小伟副主任指出:患者腰椎术后X线检查提示腰4/5右侧椎间隙高度恢复不佳,椎间融合不太理想,加之术后瘢痕粘连等,患者症状考虑与此因素有关,可局部封闭治疗观察。若症状不缓解,在排除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可行翻修手术治疗。
随后,微创脊柱科朱孟坤医师提供一个病例。患者男性,57岁,以“右手麻木、双下肢酸困无力半年,加重3个月”为主诉入院。2月前,患者出现右手小鱼际肌肉萎缩。行颈椎核磁检查,结果提示:颈椎管狭窄。针对此病例,孙宜保副主任联想到了平山病及其发病机理,并结合此病例向大家简要讲述了平山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郭小伟副主任认为,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患者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可行颈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或后路单开门手术。
会诊最后来了一位特殊病人。患者钱某,男,44岁,以“右侧胸腹部困痛、右大腿麻木半年”为主诉入住我院骨病?骨肿瘤Ⅱ病区。说是特殊,是因为前些天我院健康扶贫工作队去基层开展健康扶贫巡回义诊,走访村内贫困户时,访问到了这位患者。该位患者正直青壮年,却如半瘫的病人,成天卧床不起。适逢我院扶贫医疗工作队专家的走访,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建议来我院就诊。经完善相关检查后,定位患者病变在胸6、7椎体。会诊专家组在详细询问完患者病情并查体后,一致认为,患者胸6、7椎体结核并神经损伤诊断明确。考虑到结核病灶已侵入椎管,椎体破坏严重,建议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尽快实施胸椎管减压病椎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针对此病例,郭小伟副主任介绍了脊柱骨科Ⅱ现正住院的一个类似病例。患者2年前胸椎结核,积极行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为取金属内固定,昨日再来病区治疗。复查患者炎性指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均提示恢复情况良好,可行内固定物取出。该病人的治疗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此次会诊虽病例少,但都较为疑难复杂,颇值得医生们玩味琢磨。近几个月来,我院积极开展精准帮扶扶贫工作,为基层群众送去温暖的同时,也送去了健康,送去了希望,精准的会诊诊疗为患者骨关节健康力量撑起了一片明亮的蓝天。
脊柱骨科Ⅱ郭亮兵
医院位于郑州市陇海中路58号
(乘B5、Y、82、63、、1路到陇海路淮北街站下车)
门诊预约电话-(上班期间)
住院预约电话-(24小时)
急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