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软组织治疗手册》的内容是关于四肢软组织创伤的处理,其目的在于为大家提供一个基础背景及基本理论,以及专家处理软组织损伤,特别是皮肤损伤的经验。只有通过正确清创,利用健康有活力的软组织覆盖创面,才能确保肢体抵抗内在和外在的感染。同样,骨折也只能在可靠的软组织条件下才能愈合。
内容简介创伤骨科软组织治疗手册》第一章是软组织处理原则,主要介绍骨与软组织的解剖以及它们受损后的愈合过程,损伤机制;以及损伤的评估与分类,治疗模式、机制、损伤和软组织处理的原则、损伤的分类。然后重点介绍创面的治疗策略以及伤口的稳定和处理。在接下来的章节里,讨论了创面闭合的原则及手术技术,包括常用的局部皮瓣和带蒂皮瓣。关于游离皮瓣和其他一些非常用技术也在《创伤骨科软组织治疗手册》中提及,但未作详细描述,因为这些内容是本领域专家理应掌握的知识。最后我们还介绍了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危害和处理。
精彩抢先看(真实内页截屏)目录1软组织处理原则1.1正确处理软组织的重要性1.2术前准备1.2.1皮肤准备1.2.2止血带的使用1.2.3切口设计1.3术中原则1.3.1器械选择1.3.2器械操作1.3.3止血1.3.4手术野止血参考文献2软组织与骨骼基本解剖原则和功能2.1解剖概述2.2筋膜系统:结缔组织系统2.2.1引言2.2.2血管轴和来源血管2.2.3血管分布2.2.4血管丛2.2.5微循环2.2.6静脉回流系统2.2.7神经支配2.3皮肤和皮下组织2.3.1皮肤结构2.3.2临床意义2.4肌腱和肌肉2.5骨2.5.1骨组成2.5.2骨膜血供2.5.3骨内膜血供2.6血管解剖的局部变异2.6.1概论2.6.2头颈部2.6.3躯干2.6.4上肢2.6.5下肢参考文献3软组织损伤的机制3.1钝性创伤3.1.1引言3.1.2直接创伤3.1.3挤压伤3.2穿透伤3.2.1引言3.2.2弹道伤3.2.3病理生理3.2.4武器伤的特点3.2.5爆炸伤3.3剪切伤3.3.1引言3.3.2闭合脱套伤3.3.3开放脱套伤3.3.4张力性水疱参考文献4软组织与骨的愈合4.1皮肤与皮下组织4.1.1组织对创伤的初期反应概述4.1.2伤口愈合分期4.2肌肉和肌腱4.2.1肌肉的愈合4.2.2肌腱的愈合4.3骨4.3.1正常骨愈合的分期4.3.2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4.4影响愈合的因素4.4.1概述4.4.2全身因素4.4.3局部因素参考文献5软组织损伤的术前评估与分型5.1软组织损伤的术前评估5.1.1评估的基本原则5.1.2外伤史的评估5.1.3损伤和组织活性的临床评估5.1.4外伤和组织活性的非临床评估5.1.5损伤的记录5.2分级系统5.2.1概述5.2.2Gustilo-Anderson分级5.2.3Hanover骨折量表(HFS)5.2.4AO软组织分级5.2.5国际红十字会战伤分级5.3保肢——优缺点5.3.1概述5.3.2上肢5.3.3下肢参考文献6治疗策略6.1急诊处理6.1.1引言6.1.2急诊室组织结构6.1.3创伤患者的一般处理6.1.4创伤诊室清创和冲洗6.1.5细菌培养、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的作用6.1.6伤口包扎6.2多学科决策制订和分期处理6.2.1引言6.2.2创伤/骨科医师的作用6.2.3修复重建外科医师的作用6.2.4危险肢体的决策6.2.5治疗步骤分期参考文献7伤口的稳定7.1清创原则7.1.1引言7.1.2组织活力的评估7.1.3清创技术7.1.4小结7.2冲洗技术7.2.1冲洗的时机和目的7.2.2冲洗容量7.2.3抗生素冲洗7.2.4加压冲洗7.2.5小结7.3骨折固定7.3.1骨折固定的原理和作用7.3.2骨折固定的方法7.3.3小结参考文献8伤口闭合和覆盖原则8.1临床决策原则8.1.1伤口处理的历史背景8.1.2患者和伤口情况的评估8.1.3术前计划和手术时机选择8.1.4手术原则8.1.5结果分析8.2重建的目的8.2.1引言8.2.2线性概念与新的模块方法参考文献9伤口护理9.1敷料9.1.1伤口包扎的目的9.1.2传统敷料9.1.3现代敷料9.1.4抗微生物敷料9.1.5止血敷料9.1.6生物敷料9.2局部抗生素治疗9.2.1不可吸收抗生素珠链治疗9.2.2可吸收的抗生素珠链治疗9.3伤口负压治疗9.3.1基本生理学概念9.3.2适应证和禁忌证9.3.3伤口处理9.4替代方法9.4.1胶体敷料9.4.2蛆虫清创疗法9.4.3其他方法参考文献10伤口的关闭与覆盖技术10.1一期和二期伤口关闭10.1.1引言10.1.2一期伤口关闭10.1.3二期关闭10.2皮肤移植及其替代物——原则10.2.1引言10.2.2植入10.2.3中厚植皮10.2.4全厚植皮10.2.5皮肤替代品10.2.6脱套伤皮肤的皮肤移植10.2.7移植方法及敷料包扎10.2.8术后护理10.3组织瓣总则10.3.1组织瓣的定义10.3.2组织瓣分类10.3.3损伤区域与组织瓣手术10.3.4血管的术前评价与组织瓣手术10.3.5延迟手术10.4局部皮瓣——原则10.4.1引言10.4.2随意皮瓣10.4.3轴型皮瓣10.5区域皮瓣——基本原则和常用组织瓣介绍10.5.1引言10.5.2筋膜皮瓣10.5.3肌瓣10.6游离皮瓣——原则10.6.1历史10.6.2游离皮瓣手术的基本考虑因素10.6.3游离皮瓣的适应证和种类10.6.4游离皮瓣供区后遗症10.7术后处理10.7.1引言10.7.2术后伤口的即时护理10.7.3患者的活动和负重10.7.4皮瓣覆盖后的二期手术参考文献11并发症11.1创伤相关并发症11.1.1引言11.1.2骨筋膜室综合征11.1.3横纹肌溶解症11.1.4神经损伤11.2清创不完全的并发症11.2.1引言11.2.2浅表感染11.2.3深部感染11.2.4气性坏疽11.2.5清创后的功能重建11.3软组织覆盖相关并发症11.3.1一期关闭伤口的并发症11.3.2皮肤移植的并发症11.3.3皮瓣相关并发症11.4术后粘连及瘢痕挛缩11.4.1引言11.4.2皮肤移植物及皮瓣粘连11.4.3瘢痕异常增生以及瘢痕挛缩参考文献12病例12.1技术等级Ⅰ:病例.2技术等级Ⅰ:病例.3技术水平Ⅰ:病例.4技术等级Ⅰ:病例.5技术等级Ⅰ:病例.6技术等级Ⅱ:病例.7技术等级Ⅱ:病例.8技术等级Ⅱ:病例.9技术等级Ⅱ:病例.10技术等级Ⅱ:病例.11技术等级Ⅱ:病例.12技术等级Ⅲ:病例.13技术等级Ⅲ:病例.14技术等级Ⅲ:病例.15技术等级Ⅲ:病例.16技术等级Ⅲ:病例.17技术等级Ⅳ:病例.18技术等级Ⅳ:病例.19技术等级Ⅳ:病例.20技术等级Ⅳ:病例4附录
上下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