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VR第四张证ldquo花落rd

▲文章来源:Eshare医械汇

▲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

4月21日,沛嘉医疗发布公布称,于年4月20日,公司接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TaurusOne註册申请的批核,其为公司第一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装置及核心产品。

这也是继启明医疗、杰成医疗、微创心通之后的国产第4张证。其中启明医疗的VenusA-Value、苏州杰成的J-Value于年4月获批上市,微创心通医疗的VitaFlowTM于年7月获批。

目前除杰成医疗外,其他三家均已在港交所上市。本文将从产品管线、营收情况、研发投入等角度,来看看三家上市的国产TAVR巨头发展情况。

一、产品管线

启明医疗

启明医疗TAVR产品,包括两款已上市产品(VenusA-Value及VenusP-Value)、一款注册前阶段产品(VenusA-Pro)和两款设计阶段产品(VenusPowerX及VenusVitae)。

来源:启明医疗年年报

VenusA-Value:第一代TAVR装置,于年4月获得NMPA的上市许可,于年8月商业化,是首款经NMPA批准的TAVR产品及首款在中国商业化的TAVR产品。

VenusP-Value:基于VenusA-Value的升级产品。与VenusA-Value相比,VenusP-Value包含一个具有恢复功能的DCS。年11月获得NMPA的上市许可,并已于年初商业化。VenusP-Value是中国首款获批的可回收的TAVR产品。

VenusA-ProValue:目前正在进行临床前研发。该项目的特点是改善对瓣膜展开和可回收性的控制。

VenusPowerXValue:目前正在进行设计阶段动物研究。该项目将具备冠状动脉通路、可回收性、可操作性及干组织技术。

微创心通

微创心通TAVR产品,包括一款商业化产品(VitaFlowTM)、一款注册阶段产品(VitaFlowTMII)及多种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产品。

来源:心通医疗年年报

VitaFlowTM:第一代TAVR產品,于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审批,年8月在中国商业化。VitaFlowTM主要由PAV、电动输送系统及若干手术配套产品组成。

VitaFlowTMII:第二代TAVR產品,VitaFlowTMII由PAV、电动可回收输送系统及若干手术配套产品组成。关键升级在于输送系统,其中VitaFlowTMII的鞘管包括远端喇叭口,若PAV未被准确放置在指定位置,则医生可回收PAV。计划于年提交CE标志注册的申请。

沛嘉医疗

来源:沛嘉医疗年年报

TaurusOne?:第一代TAVR产品,使用牛心包,与猪心包相比,更加耐用及在血液动力方面整体表现更佳。年4月获批。

TaurusElite?:第二代TAVR产品,带有具回收功能的输送器,医生可在初步释放位置不理想的情况下回收及重新放置人工主动脉瓣,进一步增加产品的安全性及功效。预期于年第三季度取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TaurusNXT?:第三代TAVR产品,融合了无戊二醛的抗钙化及干燥组织的专利技术,将极大提升所植入瓣膜的耐用性,同时不损害原有功能。预期于年第二季度开展临床试验。

三家获批上市产品情况对比

对比三家已获批上市的产品来看:

1、瓣叶上,启明医疗产品使用猪包心,微创心通、沛嘉医疗则采用的是牛包心。牛心包的骨胶原含量是猪心包的两倍,有效外孔空间更大,能够减少血流造成的瓣损坏。同时,牛心包普遍较厚,与猪心包相比韧性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2、目前只有启明医疗的VenusP-Valve是可回收,不过微创心通和沛嘉医疗第二代产品也都添加了可回收功能。可回收产品更有利于初学者使用,大幅降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及增加手术成功率。

3、微创心通和沛嘉医疗都有防漏裙边设计,能优化密封效果并有效减少瓣周漏与回流。

另外从微创心通公布的数据来看,临床试验中,心通的产品最优,其次是沛嘉,然后是启明。

二、经营情况

启明医疗在年收入.0百万元,其中98.5%来自于第一代TAVR产品VenusA-Valve的销售。

微创心通医疗在年收入.9百万元,收入均来自于首款商业化产品VitaFlowTM的销售。

沛嘉医疗TaurusOne?年尚未正式销售,收入来源于神经介入业务。

从TAVR产品营收体量来看,启明医疗比微创多一半以上。启明由于上市较早,目前仍然占据市场优势地位。

但是从发展增速来看,微创增幅达.37%,心通医疗年报中提到,截至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售出1,套VitaFlowTM。截至年3月30日,中国已有家医院使用过VitaFlowTM进行TAVI手术。

随着微创心通商业化提速,两家公司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另外微创心通价格比启明医疗便宜5万,占据价格优势。启明保持其领先地位,或许为期不长。

三、研发投入

只有不断创新研发,才能在这个高速成长的赛道中发展壮大。目前三家企业都处于大规模研发投入阶段。

高营收支撑更大的研发投入,启明医疗年研发投入,,.00元。

相比之下,微创心通略显保守,年研发投入为96800.00元。随着上市后,微创心通有望在研发上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沛嘉医疗双赛道布局,产品管线丰富,年研发投入为365.00元。

TAVR赛道中,目前启明医疗、杰成医疗、微创医疗和沛嘉医疗的研发和上市进度相对领先。除这几家公司外,蓝帆医疗目前产品已获CE认证,佰仁医疗及乐普医疗相关产品已经进入动物试验阶段。在集采的压力下,更多企业会加大TAVR领域的研发投入,未来竞争愈发激烈。

●骨科关节国采方案流出,大博医疗却推激励计划“暗藏玄机”

●微创医疗营收首次负增长,心脏瓣膜业务增长.4%

●国内关节完成最大单笔亿元融资,骨科“逆风飞扬”

●山东省高耗带量“首”采,最高降幅95.6%,集采按下加速键

●集采后时代,支架企业加速征战神经介入蓝海市场

●冠脉支架国采结果出炉!价格暴降至元

●骨科医疗器械领域,技术创新的那些事儿

喜欢就点个“在看”再走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zx/7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