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常见的心肺疾病
也是常见的致死性肺血管疾病
冬季是肺栓塞的高发季节
起病急,危害大
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
通俗地来讲,肺栓塞就是肺动脉的主干或分支被“栓子”给堵塞了,导致肺循环出现了障碍。“栓子”包括血栓栓子,脂肪栓子,肿瘤栓子,还有羊水栓子等。肺栓塞的栓子最多来源还是周围静脉脱落的血栓“栓子”。一旦周围静脉的栓子脱落下来,就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到肺动脉,造成肺动脉的栓塞。想一想水管以及水管管壁上的水垢就能明白什么是静脉血栓了。
肺栓塞常见临床症状:
呼吸困难、憋闷、气促感,胸痛、咯血、烦躁不安,晕厥等。
提醒广大市民:如突然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肺栓塞的高危因素:
高龄、肥胖、外伤、创伤(骨折)、长期卧床或制动、恶性肿瘤、心肌梗死及心功能不全、妊娠(产褥期)、吸烟以及口服避孕药者、植入人工假体等是肺栓塞的高危因素。
肺栓塞多发生于骨科、妇科等手术之后,但“年轻记者崴脚后12天离世”、“打麻将打出肺栓塞”的消息,再次刷新了公众对肺栓塞的认识。肺动脉出现血栓,90-95%的血栓都是从下肢来的,它会沿着下肢静脉进入下腔静脉,进而流向肺动脉,导致肺栓塞。
牢记一个“动”字,远离肺栓塞
那么,生活中怎样预防和远离肺栓塞呢?
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风险。所以,要远离静脉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1、每坐一两个小时,就该站起身来活动活动筋骨。下肢、颈部、手腕和肩膀,都是特别需要留意的身体部位。
2、在乘飞机、车船长途旅行时,要多饮水,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黏稠度,另一方面还可借上厕所之机多活动下肢。有条件时还可做做旅行休闲操。
如果实在不方便走动,可以在座位上做勾脚动作,每一小时做一次,每次做十个,目的是让小腿的血液活跃起来,尽快挤压回心脏。
“久坐族”们,如司机、文员等,平时也可以通过做四种动作,来有效预防静脉血栓。
足尖运动:坐立,将双脚脚尖着地,尽量与脚踝保持水平,以脚尖为支点带动足部向后上下移动10至15次。
按摩腿肚:左腿自然弯曲,弯下腰用左手轻轻按摩小腿肚10至15次,换右脚依次重复。可有效促进腿肚血液循环。
足跟运动:坐立,将双脚足跟着地,尽量贴近足踝,以足跟为支点带动足部上下运动。向上移动时尽量向足踝靠拢。重复10至15次。
抱膝旋转:坐立,双手抱住左脚膝盖,以脚踝为支点足部向左旋转5至10次,向右旋转5至10次,换右脚重复同样的动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