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骨科手术机器人生产商天智航近日完成科创板上市申购,合计募资逾5亿元。
早在年,天智航创始团队已开始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是国内最早介入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医疗人工智能企业,年天智航成立后,始终专注于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天智航是目前惟一获得CFDA资质的国产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提供商。
天智航的“天玑”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包括以下组件:主控台、机械臂、光学跟踪系统、导航定位工具包和手术计划与控制软件,实现了影像实时导航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为骨科手术提供了高拓展性的平台,推动了外科手术步入机器人智能辅助时代。“天玑”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在手术治疗中的智能、精准、微创、低辐射等方面具有临床优势,有助于提高我国医疗体系整体诊疗水平。
在原有骨科手术模式下,患者需要拍片子。医生拿到医学影像图片后,通过想象和经验构建患者的骨头三维结构,规划手术方案。在手术中,医生会对患者多次拍片,观察钻孔和拧螺钉的进度,并随时调整。这个过程依赖医生的经验和体力。如果使用天智航的骨科机器人为患者做手术,模式会很不一样。手术之前,患者只需要做一遍扫描。然后,电脑会将患者的信息做成三维模型。医生在三维模型上规划手术方案,比如固定螺钉的方向、入点、深度。在实际手术前,医生会电脑上做模拟手术,以便检查手术方案有没有问题。之后,医生操作机器人以极高的精度在患者身上钻孔、拧螺钉。机器人会引导医生准确定位,放大患处的图像尺寸,自动消除医生手抖。另外,光学跟踪系统会紧密监控患者位置和机械手臂的位置。当患者有微小的位置变动时,比如呼吸导致的身体变动,系统会及时调整机械手臂动作。
除了改进原有骨科手术模式外,骨科机器人也会帮助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推动分级诊疗。医院与中心城市的资深医生建立紧密联系,资深医生可以借助5G、互联网、MR智能眼镜等先进技术,远程为患者实施手术。
目前,天智航的手术机器人还处在推广阶段。由于新技术存在较长时间才能获得市场认可,骨科机器人的高单价(约-万元/台)也限制了渗透率的快速提升。至年底,公司累计销售77台骨科手术机器人。公司产品已覆盖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应用于74医院、医院等医疗机构。到年底,公司手术机器人已累计实施例手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