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通医院以落实

近年来,通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医院综合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紧盯提高县域内就诊率的医改目标,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带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当地人民群众获得感逐步提高。

一是强化学科能力建设。医院实施内引外联发展专科化建设,紧紧抓住京蒙对口帮扶契机,双管齐下、双核齐动,医院指导和选派人员进修学习,逐步打造出骨科、脑外、眼科、中医、介入等10余个特色专科。同时带动了全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镜手术、脑梗塞溶栓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无痛分娩术、神经阻滞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独立开展,医院三四级手术的能力逐年提升。年三、四级手术的比例均在27%以上,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防控外转因素影响,医院的三级和四级手术占比分别达到33.91%、43.95%。

二是优化收入费用结构。年7月,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改革,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加强药学服务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准确性评价,有效控制药占比逐年下降,并持续保持在合理水平。年药占比仅为19.8%,基本药物的使用率为43.72%。同时,医院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比,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年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为29.26%,医院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医院运用RBRVS绩效分配模式将出院患者次均费用、药占比、临床路径管理病人占比、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手术难度系数等纳入KPI考评指标,以绩效工资分配推动收入费用结构优化和技术能力提升。

三是推进精细化管理。医院投入自有资金万元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互联网+”为手段,紧紧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医院建设。自主研发运用质量管理系统、工资绩效核算系统、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患者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系统等信息化工具,不断提高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引入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线上”文件下达、物资申领、审批确认、会议管理、考勤管理、任务分配等无纸化工作,既规范了工作流程,又提高了运转效率,也大大节约了成本支出。通过“数据”推动便民服务,建立完善预约诊疗等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新模式,努力提高群众就医感受。

医院龙头作用。医院落实功能定位,在加强自我能力建设的同时,主动帮扶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区域分级诊疗建设。一方面,通过县域医共体平台,针对基层医疗服务需求,分批下派卫生院专家团队坐诊,接收进修医生,促进资源共享。与11家卫生院建立“医学检验联盟”,推进检验结果互认。建设远程会诊中心,年,为基层开展远程影像诊断例次、远程病理会诊例次。另一方面,牢固树立“强基层”的理念,帮助基层提升首诊能力。医院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临床技能培训基地,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计划,每年分批分班次对全旗乡村医生开展业务培训,目前,已开展24个班次,全面提升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康“守门人”,同时,县域内就诊率也会有效提升。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医改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lygk/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