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是我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关于多发性骨髓瘤(MM)骨病外科治疗方面的共识,旨在尽可能减少MM误诊误治,提供MM外科治疗参考信息。CCMTV临床频道有幸邀请到了杜心如主任就该共识进行了阐述。
多发性骨髓瘤外科治疗指征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是以内科为主多学科协作的模式,外科是其治疗模式的一部分,其外科治疗指征如下:
MM合并脊柱不稳或病理性骨折
MM脊柱病变压迫脊髓与神经根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
顽固性疼痛部位明确且与MMBD病变位置一致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
四肢与脊柱软组织浆细胞瘤
四肢长骨病理性骨折或潜在病理性骨折
穿刺或切开活检以提供病理诊断
MM手术治疗注意事项术前一般状态差MM相比普通骨科手术情况特殊,比较复杂一些。病人一般状态比较差,所以要注意病人心、肝、肺、肾等全身状态的检查。这些病人在化疗中会出现一些化疗的副作用,比如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甚至出现贫血,这些症状要在术前予以纠正。
体脂率低还有一些病人体脂比较差,皮肤较薄,搬运过程中要多加留意。要像对待“玻璃人”一样小心对待,“轻拿轻放”。
总之这些病人一定要重视贫血和血小板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术前血小板要校正到80×/L以上,血红蛋白校正到10g/L以上,手术比较安全。
术中术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出血,注意对出血的控制,及时止血。对比发现MM手术中并不比普通骨科手术出血量多。
病人骨质比较差,做固定的时候要轻柔,尽可能一次成功。
手后术后引流、包扎无特殊性,但是病人会出现凝血功能紊乱,所以术后要注意凝血和出血的观察,监测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情况。基于此术前麻醉首选全麻,此类病人不适合侵入操作比如椎管内麻醉,全麻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手术并发症处理肺部感染首要问题就是肺部感染,既往病例提示手术问题一般都出于肺部感染,因MM病人抵抗力差,相比普通手术肺部感染的程度更重。所以术前就要对肺部感染进行筛查,及时控制,术后同样也要注意肺部感染问题,有痰及时排出,足量使用抗生素。
肾功能衰竭MM病人一般都伴有肾功能不全,对肾功能具有损害作用的药物少用。因脱水药物会加重肾功能负担,所以要减少脱水药物的剂量。
MM病人不要使用造影剂,术前一般不做血管造影/CT增强造影等,造影剂会加重肾功能衰竭。
抗凝药物的应用
术后一般会应用低分子肝素来预防栓塞,骨髓瘤患者有些情况也需要使用,一般推荐骨髓瘤病人进行脊柱、长骨等大手术的时候使用。注意术前/术后除了做凝血功能四项外还要做血栓弹力图评价,综合判断凝血障碍的病因,明确到底是血小板、凝血因子还是纤融的问题。因为有些病人血小板低但是血小板功能抗体高,病人处于高凝状态;有些病人血小板高,但由于高黏滞综合征的存在,凝血功能反而不好;还有可能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有些情况发生变化,可以说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在MM病人身上出现,所以凝血功能四项和血栓弹力图对MM术后管理有指导意义。
专家介绍杜心如主任医师教授
首都医科医院骨科
长期在骨科临床一线工作,进行了多项临床研究,发表相关文章篇,先后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主编4部,参编8部。
现任中国脊柱脊髓损伤委员会脊柱结核学组委员,中国临床解剖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世界疼痛协会中国分会常委,骨科疼痛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常务编委,《解剖与临床》编委等。
擅长脊柱外科,多发性骨髓瘤外科、四肢与骨转移癌、软组织肿瘤,骨关节结核、炎症,骨病及骨科疑难杂症的治疗。
海之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