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机器人大夫做骨科手术我福

机器人“大夫”听过吗?

手臂像圆规,最擅长的还是“打钉子”

你可别小看它

9日,福建省的这位“大夫”

在“东家”医院进行公开演示

这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网络图片

骨科来了机器人

19例手术均成功

脊柱手术是项“精细活”,一旦偏差,就可能伤及神经,给患者带来后遗症,严重的甚至可导致瘫痪。

脊柱手术,又多是“破坏性手术”:切除病灶或椎间盘、畸形骨骼矫形矫正,都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需要做内固定,也就是“置钉”。就像盖房子,需要打地基,如果地基打歪了,房子就不可能盖好。

医院骨科主任林建华教授告诉记者,脊柱外科手术,经历了三个时代,即“徒手置钉”时代、“导航徒手”时代、“机器人导航微创置钉”时代。

这台来自以色列,名叫“文艺复兴”的机器人,去年11月落户福建省,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19例手术,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弯、胸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椎管内肿瘤等,全部成功。

其中,医院脊柱外科主任许卫红教授带领团队,分别于今年1月17日、2月7日应用这台机器人完成的“胸1置钉矫正上胸椎脊柱侧弯”和“中线皮质骨螺钉用于腰椎翻修”手术,均为全国首例。

网络图片

医生如虎添翼

病人风险降低

9日上午,许卫红教授进行了“文艺复兴”机器人的手术演示。手术前,医生先将病人的脊柱CT影像等数据,输入机器人手术系统,制定手术方案、明确置钉位置。术中,医生再将机器人的固定支架夹在病人的脊柱上,然后发出指令,机械臂马上遵命带动钉道,度旋转,进行精准作业。

许卫红说,相比传统手术,“文艺复兴”机器人置钉“又准又快”。

据悉,传统置钉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医生的经验,还必须反复透视比对,医院,置钉准确率也只有90%左右。而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系统定位误差小于1毫米,医生如虎添翼,置钉准确率可以提高到98.3%。

不仅如此,许卫红说,使用机器人,术中对医生和患者的辐射还能降低50%,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能减少48%,并能减少返修率。

手术机器人

进入外科多领域

据悉,“文艺复兴”是近年来福建省引进的第3台手术机器人。

年,医院从美国引进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以应用于胸腹盆腔的各种脏器手术;年,医院从欧洲引进了“罗莎”手术机器人,可以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运动型障碍疾病、脑深部病灶或肿瘤的激光毁损手术治疗。

如今,“文艺复兴”的到来,使机器人手术延伸到了骨科(脊柱外科)。有关专家欣喜地告诉记者,福建省已经迎来了机器人微创外科时代。

来源:福州新闻网

赞赏

长按







































什么原因会产生白癜风
白殿病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wcgk/1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