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作为医疗服务要素之一,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直接相关。医院的医疗医院的核心能力,作为医务管理部门,应该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医疗技术目录的管理。医院医疗技术目录,如何完善管理,给予各位几点建议:
1.谋划为先,完善本机构医疗技术目录管理方法。医疗技术管理,是医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首先要建立本机构的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对技术的管理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如何管理技术、如何修订目录等工作作出明确规定,为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发挥集体智慧,确保目录的广度与精准。医院也好,医院也罢,技术项目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医疗技术管理者由于精力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专业的技术现状,这就需要各专业人士发挥作用,分专业对技术、手术等进行梳理、审核,管理者做好分工与督导,各专业协作,有条不紊的推进工作进行。
3.医疗医院医疗技术管理最高审核机构。医院必须有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开展医疗技术的准入、实施情况的评估等工作。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的不能形同虚设,修订目录必须是经过委员会集体讨论通过,才能正式印发与实施,以避免出现决策偏差与失误。提醒一下,对于涉及医学伦理学问题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合法合规的同时,也要考虑伦理学因素。
4.兼顾效益与安全,适当设定技术级别。对于医疗技术目录中涉及的技术、手术级别,医院争议较大的。以手术级别管理为例,一方面,医院为了鼓励高难度手术的开展,对于高级别的手术等都会给予一定的绩效支持,降低级别会直接影响科室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学科、专科建设效果的评定。而另一方医院的发展中占据着主要地位,而手术医师权限的限定,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科室青年医师的发展。如何兼顾,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在参加各类培训的时候也有不少专家建议,在原卫生部发布的手术分级目录(年版征求意见稿)基础上,兼顾安全性的原则,医院开展较为成熟的技术可以适当降级,从而促进青年医师的成长,也从另一方面引导医师不断挑战高难技术,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
5.留存痕迹,医院发展的历史。医医院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医院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的突破发展都离不开新技术的开展与应用,而且更要感谢的是那些敢于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医务工作者,让新技术落地、生根、成熟、发展。每次目录的修订,都要认真记载废止了哪些技术、新增了哪些技术、哪些是已经淘汰的、哪些是我们能开展但是还没开展的,修订的过程,医院技术发展的过程的,也为下一步发展明确了目标。
6.处理好保密与公开的原则。正如一开头所说,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都体现在了技术水平上,医院的医疗技术目录也应该是相对报名的文件。医院都会有意宣传自己高精尖的技术,但对于市场竞争对手而言也不能暴露底牌。而且,在医疗纠纷频发的今天,医疗技术目录也会成为佐证材料被使用,所以管理过程中要合理设定技术目录的公布范围,有信息安全的意识。
背景知识介绍
年《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中,第三十六条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和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同时,第三十七条也指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和保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安全的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档案,对医疗技术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应用情况的评估。”该《办法》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明确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对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实施准入管理。印发了相关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规范,加强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
年8月,为加强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手术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原卫生部组织制定并印发了《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
,对手术分级、授权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
年12月,为加强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行为,促进内镜诊疗适宜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制定了《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骨科、消化内科、小儿外科、儿科和耳鼻咽喉科8个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对已经下发的妇科和呼吸内科2个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各专业四级内镜诊疗技术目录和三级内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
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7号),取消了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项目。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我委印发了《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原则和“公开、透明、可监督”的方针,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拟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等6个制度和1个信息化平台,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通知》同时明确了医疗技术负面清单分为“禁止类技术”和“限制类技术”,提出了限制类技术分类原则和15个限制类技术项目。原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规范已不适应当前医疗技术管理要求,需要配套更新。
年2月,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事中事后监管,做好“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制(修)订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年版)》等15个“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管理规范,并制定了相应技术的质量控制指标。
上述内容参见国家卫计委网站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大家积极白癜风治疗知名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