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怎么办301骨科医生教

作者:北京医院骨科黄鹏大夫

为什么需要锻炼腿?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后,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医生也嘱咐患者,术后如果没有明显的疼痛,可以先在床上进行勾脚背及直腿抬高的锻炼。对于这项“医嘱”,不少患者感到十分疑惑,明明做的是腰部手术,为什么术后要锻炼腿呢?

进行直腿抬高锻炼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二是防止神经根粘连。

对于第一个目的,患者很容易理解,毕竟患者在床上躺太久,下肢不运动,血液循环不畅,十分容易出现肿胀。因此,做直腿抬高练习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肢体肿胀。

而对于第二个目的,我们则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神经根粘连。所谓神经根粘连,顾名思义,是指神经根与椎间盘及周围组织“粘在一起”。事实上,因为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时会出血,所以术后组织需要粘连才能愈合,这是一种正常的修复过程,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在此过程中,原本不该粘在一起的组织和神经粘上了,则是一件“坏事”。发生神经根粘连后,患者的活动会受到限制,有些动作就做不了了,还会出现疼痛。因此,为了防止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神经根粘连,就需要让神经根“动”起来。做直腿抬高练习、腿部活动时,神经根也跟着滑动,就起到了预防神经根粘连的作用。

(直腿抬高锻炼)

动作要领

患者仰卧,将患侧腿伸直抬高,然后双手抱住这条腿的大腿根儿,进一步把腿抬高到最大限度,维持3~5秒,然后还原。

注意事项

在训练过程中避免憋气,尽量保持正常呼吸;

运动中确保下背部平放在支持面上。

一般手术后的第二天即可开始直腿抬高训练,每天练习3~4组,每组直腿抬高30~50次。直腿抬高训练一般要持续2~3周,尤其是在术后早期的1~2周内非常重要。

腰突手术后要做小燕飞和五点支撑练习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进行腰背肌锻炼,能够提高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强脊柱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

一般在术后两周内不能做,两周以后就可以开始了。锻炼方法包括:小燕飞、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等。这么多的腰背肌锻炼方法,患者都需要做吗?有没有先后顺序?

小燕飞具体的锻炼方法为:俯卧?吸气?头、颈、胸及双腿同时抬高,两臂向后伸,仅腰部贴着床,使身体呈反弓形?呼气?还原。

一般而言,小燕飞这种锻炼方法比较温和,即使整个动作没有做到位,对腰部的肌肉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完两周以后,可以首选小燕飞进行腰背肌锻炼。

背桥,五点支撑

仰卧在床上,不要枕枕头?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头和肩(一个点)、双肘部(两个点)和双脚(两个点)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持续3~5秒?放松腰部肌肉,放下臀部休息3~5秒。以上是一次练习的全过程。

背桥,三点支撑

在上动作的基础上,双手抱于胸前,同样缓慢的抬高背部和臀部。此姿势保持3到5秒,再缓慢放下。重复5~10次。

至于五点支撑法,由于比三点支撑法做起来要简单,所以在做小燕飞时就可以练起来了。而三点支撑法,由于需要非常用劲儿,姿势要求比较高,一般不建议练习。

无论是小燕飞还是五点支撑法,每次锻炼的具体次数,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每组练10次左右,以轻微出汗,且锻炼后没有任何不适为标准。最重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要有锻炼的意识,贵在坚持!因为长期坚持腰背肌锻炼,能够有效延缓腰椎退变,让患者受益匪浅。

腰突术后康复训练练得狠不如练得久

许多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往往会制定一个计划表,每天都有需要完成的运动量。当训练过程中出现疼痛等异常现象时,有的患者会逐渐放弃锻炼,有些患者强忍住继续练习。其实,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利于术后身体的康复。事实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地坚持练习比什么都重要。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所有的康复锻炼以做起来不难受为标准,然后循序渐进开展练习。如果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出现疼痛,说明身体在跟患者“抗议”——今天运动过量了。运动过量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简单来说,计划第一天走50步,第二天走60步,两天可以走步;

然而,如果第一天运动过量,走了70步,导致出现疼痛,第二天就停止了训练,这样两天实际上只锻炼了70步,没有完成预定计划。

因此,循序渐进比一蹴而就更重要。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晴雨表,不可能每天都是晴天,都有非常好的状态。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也是如此。身体状态就如心脏跳动一样,有起有伏。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当碰到身体状态的“低谷期”时,可能就会出现疼痛。如果这种疼痛在休息后能缓解,说明只是身体闹了一个小别扭,这时患者不必过于慌张而匆忙就医。事实上,患者需要







































白癜风忌食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wcgk/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