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医路有你
白大褂、听诊器、手术台……对大多人而言,医生的世界,是那么地冰冷与理性。
而事实上,他们却是穿着最圣洁的衣服,做着最有温度的事。
查房踩着清晨的阳光,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医院。虽然上班时间是8点,但每天7点半他已经准时在办公室了。
“一般8点就要进手术室了,8点前还得查房、交接班,总得早些到。”
查房后有个简短的早会,朱俊峰和所有同事要检查前一天的急诊病情,以防有所疏漏而错过了病人的最佳治疗时间。早会上,每一位医生还要对当天安排的手术发表手术意见。“各抒已见的时候往往能激发集体智慧,选出对病人最合适的手术方案。”朱俊峰说道。
手术病区的事终于搞定,换上衣服,朱俊峰来到了手术室。在手术室的通道里,朱俊峰一路快步走着。每周在这里进行多台手术,他对每个手术间的位置已经了如指掌。
“今天这名病人因为摔伤导致半月板破裂,现在要为她做关节镜手术。”朱俊峰告诉小编,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手术的一种,因为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医院采用。
手术开始后,朱俊峰用直径不到5毫米的关节镜置入患者的膝关节,一边目不转睛的看着屏幕上的成像,一边进行手术操作。
这台手术用了40多分钟。其他医护人员进行着术后的清理工作,一位助手帮朱俊峰脱下手术服和手套,一场手术下来,深绿色的手术服上还能看见渗透而出的汗水。朱俊峰接下来还有另一台手术。趁着两台手术的间隙,朱俊峰快步走到休息区喝了口水。
:1“手术间隙也需要整休,保持体力才能更好地迎接下一场手术”即使在休息,朱俊峰的脑海里也全是下一台手术的各种注意点。
骨外科的医生一般每天有5-6台手术,除了断肢再植等大型手术外,一般每台手术可以控制在1-2个小时。朱俊峰告诉小编,在骨外科是不允许个人英雄主义,在疲惫的状态完成手术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病人的不负责。
“像今天这场关节镜手术,我这一生可能要做台,但对于病人而言,一辈子可能就做一次。”朱俊峰正色道,“所以我对科室每一个医生的要求,就是场场手术都必须做到精益求精。”
学习曲线据了解,医院骨外科共有6名医生,3名主任医师和3名年轻医生。医院在管理上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各自能做什么手术,都是有着明确的规定。
朱俊峰从年参加工作以来,到现在已经有22年医龄了,“医生的学习曲线很长,就拿骨外科来说,没有5到10年的临床手术经验,根本不能独当一面。”
相同的病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这时候医生的经验就很重要,“对于外科医生而言,从不会到会,可能需要5年时间;但要说能从会到精,却没有任何一个医生敢拍胸脯保证。”除了年轻医师要学习,朱俊峰等多年医龄的“老医师”也是常常利用休息时间练习医技,更新知识库。
鸡蛋壳上磨医技换得了关节、缝得了血管、钉得了钢板、修得了半月板……骨外科的医生除了一手医技外,还练就了一身木匠、水泥工、缝纫师的技能。
说起这些技能的练习方式,倒是挺“接地气”的。
“比如血管缝合,我们就用三分之一头发丝粗的缝线,在鸡中翅上进行缝合练习。”朱俊峰告诉小编,工作日要看病做手术,能利用的只有晚上和休息日。
而神经外科、颈椎腰椎等手术,结构复杂,手术视野狭小,对医生的精确度要求更是苛刻。为了训练这种精细操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医生要做磨鸡蛋壳等大量辅助训练。
“一些脊柱手术,要把骨头磨掉而不能碰到里面包裹神经的那层膜,根据这个原理,我们用鸡蛋做练习。”医生们拿一个生鸡蛋,用仪器磨去蛋壳,磨完之后,必须保证鸡蛋内膜完整,“虽然听着很严格,但对我们而言都是必备技能,毕竟医生是人命关天的职业。”
快速康复朱俊峰时常和朋友开玩笑道,自己做的是“有图有真相”的手术,“这是骨科手术的特性,钢板装得好不好,骨头位置正不正,一拍片,清清楚楚。”
除了透明度高,骨外科手术还有一点与众不同,就是快速复原。
“前段时间,龙洋乡有个91岁的程爷爷腰椎骨折,我们和家属建议做微创手术让椎体成形。家属同意后,第一天入院,第二天手术,第三天儿子就带着逛街了。”说到康复出院的病人,朱俊峰总是笑得十分欣慰。
对骨科来说手术位置复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患者最大程度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
四肢、脊柱、颈椎腰椎和盆骨都是骨外科的手术范围,范围大了手术量也自然多了。夜里要是有人摔伤、血管破裂,骨外科的医院安排手术为病人缝合血管、恢复血供。
“我记得是好几年前的一场车祸,病人的腿被汽车碾了,我们前后做了5次手术,虽然为他保住了腿,但多次的手术还是让病人承受了很多负担。”朱俊峰有点遗憾,手术本身就会对病人身体造成负担,另外因为以前的医保报销额度没这么高,这名病人的经济负担也很重。
科室“老龄化”聊起医保,朱俊峰感慨颇多,以前骨外科的手术病人以青壮年为主,老人很少见。
遂昌地处山区,许多农村经济并不富裕,以往很多农村老人的观念是不拖累下一代,即使摔倒受伤了,宁可在家里忍痛熬着也不就医。
“现在医疗保险能报销60%-70%,我们科室一下就变‘老龄化’了。七、八十岁的都算年轻病人了。”朱俊峰笑着告诉小编,他这年纪最大的病人是名岁的奶奶,因为摔倒导致髋关节骨折,手术为她换了关节。三天后奶奶就下地了,一周后已经可以自由行走了。
一谈及这些康复的病人,朱俊峰总是笑得很开怀,他说,自己最大的幸福感就是手术成功的瞬间和病人康复出院时的一声“谢谢”。
最大的财富近年来,遂昌县时常会有送医下乡、科普惠民的活动,朱俊峰对于这一类活动的参与热情十分高。
“一台手术只能救一个人,但是为百姓普及科学知识、增强预防保健意识,惠及的便是一群人。”黄沙腰、王村口、云峰……朱俊峰服务于民的脚步从未停止。
榜样总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朱俊峰科室的其他5名医生,也会时常跟着他们的朱主任一块下乡送医。
说起科室的几名医生,朱俊峰有着一种身为大家长的自豪。
“我们科室有5个医师都是研究生!”对他们,朱俊峰是抱着十万分的期望,“像今年新来的两个研究生不过二十七、八岁,正常情况下他们可以为遂昌老百姓提供40年左右的服务。医院还是对遂昌百姓,都是很好的资源和力量。”
作为骨外科主任,朱俊峰要求自己,一要为百姓好好看病,二要把团队带好。因为在朱俊峰心中,对医院而言,最大的财富,就是好医生。
“我认为对百姓来说,幸福感最强的是两件事:生病了有好医生可以看,孩子有好学校可以读书。”朱俊峰分享了自己对刚需的认识,菜贵了,可以买便宜的,房价高了,可以买小一点的,而医疗和教育,是民生之本。
有一句话,叫做“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医师,就是这样一个负重前行的职业。
一双精细的手,一颗温暖的心,托起生命的重量。
8月19日
首个“中国医师节”
让我们向这群辛苦又可爱的人
致谢!
来源:遂昌县卫生计生局
▼
您的健康·我们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