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世界骨质疏松日六院骨科专家跟您聊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2.1亿人存在低骨量问题,有近万骨质疏松患者。而全世界范围:约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会罹患骨质疏松性骨折,每3秒钟就会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已然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理应引起患者、家庭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市六院骨科主任张勤安介绍:

1骨质疏松症早期症状:

  (一)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二)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三)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四)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2远离骨质疏松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骨质疏松症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任何年龄、任何性别的人都应该   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多食用富含钙的食品,如牛奶、豆制品等;坚持锻炼,多做“日光浴”,不吸烟、不酗酒、少喝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尽可能在年轻时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为今后一生储备最充足的骨量。

      二级预防关键是早发现

  35岁前后,人体骨骼达到峰值,中年以后,尤其是妇女绝经后,人体骨量丢失速度加快,建议每1至2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长期预防性补充钙和维生素D,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身体活动、合理的膳食营养、不吸烟、少饮酒等。

      三级预防预防骨折积极治疗和康复    

  步入老年后,仍需坚持适当运动、加强防摔措施,预防骨折;积极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已发现骨密度低下或患有骨质疏松症,可适当配合药物治疗,阻止骨丢失、降低骨折风险;对已骨折的老年人,应积极康复、预防骨折的再次发生。

    

专家名片:

  

  张勤安医学博士骨科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软组织外科学痛庝学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委员痛庝学会委员、河南省脊髓功能损伤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医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豫鄂陕西北地区骨质酥松领域专家组专家成员。

  年毕业郑州大学医学院,国内外公开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在PLoSONE发表SCI影响因子4.41文章一篇,主编骨科专著一部。致力于脊髓损伤修复与截瘫患者功能重建(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对骨科损伤、脊柱肿瘤、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疾病诊治经验丰富,对颈肩腰腿痛有见解。

赞赏

长按







































浙江白癜风医院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wcgk/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