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日,湖北省骨科专科医联体研讨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该医联体由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牵头,联动湖北省19医院组建而成。
图:会议现场座无虚席湖北省骨科专科医联体的建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更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带头作用,医联体单位将借助远程会诊、远程在线查房、在线病例讨论、手术同步直播等一系列现代化诊疗手段,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模式,为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与此同时,医联体也将结合湖北医疗特色,为成员单位搭建更广阔的学术技术交流平台,促进骨科专科人才的培养,推动湖北省骨科专科医疗整体水平的提高。
开幕致辞及聘书颁发仪式
本次研讨会由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医院副主任刘国辉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医院院长邵增务首先发言。
图: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医院副主任刘国辉主持
图: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医院院长邵增务致辞
邵增务院长向与会者阐述了医联体建立的目的和意义,并表示作为华中地区骨科专科的领军者,医院医院有条件也有责任肩负起医联体领头人的重任,现就人员配置、信息化网络、共享资源三方面拿出的实施方案,以保证医联体的工作切实落地。邵增务院长表示,愿意和大家一同努力,发挥出湖北省骨科专科医联体的最大效力。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副院长安锐强调了医联体工作的重要性和落地的必要性。他说,医医院联合在一起就完了,而应该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湖北省骨科专科医联体要对每一个成员单位都产生积极的作用,帮助成员单位更好地分工协作,医院的患者群众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最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图: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副院长安锐发言
接下来,十九医院代表及十九位首席专家上台,由邵增务院长向他们分别颁发了医联体成员单位聘书及医联体首席专家成员聘书。此后,每医院都对口一位协和骨科专家,接受一对一的指导和服务。
图:湖北省骨科专科医联体聘书颁发仪式
医联体的新思考
仪式结束后,医院医院战略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余庆松为大家分享了《通过医联体落实分级诊疗背景下的学科建设与科室管理》。
他分析,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医院将面临的新常态。为此国家要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放开多点执业、全面实施医疗联合体。我们在建设医联体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实现技术优势的向下传递,同时也要有管理方面、绩效方面的传递,医院长远发展的需求。
医院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并给予制度上的保障,从而保障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
图:余庆松副所长分享《通过医联体落实分级诊疗背景下的学科建设与科室管理》
国家政策及发展方向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庄宁上台,就《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推进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进行发言。
他表示,医联体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我们建医联体要考虑两个要点:我们为什么去做?我们该怎么做?做的时候要考虑到本地特色,借鉴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要做出湖北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步骤,分工协作,合理化分配医疗资源,形成“大医院愿意放,医院愿意接且接得住,患者愿意去”的良性发展局面,最终达到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核心目标。
图: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体制改革司
副司长庄宁发言
互动:疑惑与憧憬
最后,余庆松副所医院院长上台,就医联体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进行了交流。
有的院长提出,医院的努力外,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医院,只能解决人才流动、信息流动、技术流动的问题,但是医院的建设还有许多硬件上的问题有待解决,不知道国家这方面有没有政策支持?
庄宁副司长就这个问题给予了回答。他说,这要考虑当地政府的态度以及财政能力。比如深圳,医院财政支持高达60-70%,所以他们在运营会倾向抛离了经济利益,更多从服务群众的层面来考虑。他相信每个地方的政府态度都是积极的,但是因为财政能力不同,时间节点上会有所不同。
庄宁副司长又强调:政策是双向的。医院具备相应的能力,比如成本控制得好,比如预防控制得好,有些项目就可能是赚钱的。医院倾向只做后段的医疗服务,而不去做前段的家庭管理服务,也有可能是赚不到钱的。现在医院甚至已经不做慢病服务,而是去做慢病的健康管理,从预防和保健上来吸引群众。他认为,医院应该通过服务来获取更多的经费支持。
另一个问题也受到大多数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