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科的特殊性:
(一)收治由骨骼、肌肉、神经系统构成的运动器官发生障碍引起的疾病。
(二)收治由外伤、先天性障碍及年龄等各种发病原因造成的骨骼变形、炎症、肿瘤等。
(三)疾病同时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有时还伴有局部或全身的麻痹。
(四)病人需要长期疗养。
(五)很多病人要带着不能恢复的功能障碍面对今后的生活。
二、骨科护理的重要性
(一)骨科疾病治疗在挽救生命的基础上,要达到最大限度的肢体功能恢复。
(二)住院期间给予精心的护理,可缓解病人治疗中的痛苦。
(三)精心的观察、护理,可防止各种并发症。
(四)病人通过护士指导进行功能康复练习,提高自我恢复意识,对病人今后进行独立生活提供帮助。
三、骨科特殊检查、治疗病人的护理
石膏固定术后的护理
目的:维持固定,保持患肢的特殊体位;保护患部,减轻或消除患部的负重;封闭伤口,做患部的牵引或伸展;矫正肢体畸形。
评估
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体位
保持正确体位
1.须卧硬板床。
2.四肢石膏固定者,应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cm,放置妥当,不可扭曲。
石膏情况
防止石膏变性
1.石膏未干前,限制肢体活动,避免搬动,必须搬动时,用手掌托,不能用手指抓捏。禁止石膏受压。
2.夏天将患者置于通风、干燥处,使石膏尽快干燥。天气寒冷时可局部用灯烤。灯烤时注意距离,防止烫伤。
防止石膏折断
石膏干固后,脆性增加,搬动时注意双手平托,勿牵拉、压迫,以免石膏折断。
防止石膏受污染
1.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有污迹时及时更换,以免污染石膏。
2.注意勿使尿、便或汤汁污染石膏,有污染时,可用湿毛巾清洁,但毛巾不可过湿,以免石膏软化变性。
患肢情况
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感觉、运动情况
出现患肢感觉疼痛、麻木,末梢皮温低,颜色紫绀、苍白,运动障碍(指、趾不能背伸)等,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评估
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患肢情况
观察石膏内有无出血现象
1.如石膏表面有血迹渗出,将出血范围用蓝笔标记,已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
2.观察有无血液顺石膏内壁向低处流淌的现象。
3.评估出血量,较多时报告医生处理。
观察有无石膏疮
1.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有瘙痒、发热、疼痛时,予以注意。
2.利用嗅觉观察石膏内有无腐臭味。
3.协助医师给石膏开窗,或拆除全部石膏,查看受压迫部位皮肤情况。
功能锻炼
是否能按计划完成功能锻炼
1.石膏干固后指导患者行石膏内肌肉舒缩运动及肢体远端未固定关节的主动活动(如手指、足趾等)。
2.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先适应站位,再扶拐行走。
3.拆除石膏后,进行被固定关节的屈伸运动,但注意循序渐进。
石膏松动
观察肢体与石膏间的间隙
因肿胀消退、肌肉萎缩所致不能有效固定时,及时通知医生更换石膏。
拆除石膏
1.向病人说明拆除石膏后可出现不适等症状,做好心理护理。
2.遵医嘱进行患肢负重行走练习。
记录1时间2部位3石膏类型4签名
克氏针及皮肤牵引病人的护理
目的:骨盆、股骨颈、股骨粗隆、股骨干、肱骨、尺桡骨、胫骨骨折的整复和固定。
评估
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体位
保持正确体位
须卧硬板床,遵医嘱可适当抬高患肢。
维持有效牵引
观察有无牵引失效,给予相应处理
1.下肢牵引时,抬高床尾15-30cm,形成反牵引力以对抗牵引。
2.保持牵引的有效性:①检查牵引绳与患肢是否在一条直线上;②保持滑轮灵活,牵引绳在滑槽内;③牵引绳长度合适,绳上不可放置重物;④牵引锤保持悬空,不可着地;⑤牵引的肢体不可抵床;⑥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⑦牵引的重量应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减。
3.发生牵引针偏斜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患肢情况
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感觉、运动情况
1.观察肢体的肿胀情况及肢端的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情况,尤其是皮肤牵引患者,密切观察以上内容,防止因包扎过紧而压迫血管、神经,出现异常及时报告。
2.询问病人的感觉,牵引后骨折端疼痛是否减轻,有无局部麻木等异常感觉。观察未固定关节的运动情况。
穿刺部位(针眼)
1.新牵引者观察针眼处渗血、渗液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
2.每日行针眼消毒2次,1根碘伏棉棒擦1个针眼,由穿刺点向外旋转涂擦,预防针眼感染。
3.观察针眼处有无红、肿、分泌物、疼痛等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
4.针体两端给予保护,防止刺伤。
评估
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皮肤情况
观察有无因制动引起的压疮
1.密切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有无压疮,积极预防、处理。
2.牵引后可进行体位变换,鼓励患者做抬臀运动。
功能锻炼
是否能按计划完成功能锻炼
1.行牵引后,疼痛感减轻即开始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运动,如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还可行踝泵、握拳运动。
2.瘫痪肢体作关节的被动活动,以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3.病情许可还应行扩胸、深呼吸、有效咳嗽、抬臀运动。
记录1时间2牵引方法3重锤重量4签名
颅骨牵引病人的护理
目的: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特别是伴有脊髓损伤者的复位、固定。
评估
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体位
保持正确体位
1.须卧硬板床,遵医嘱保持颈部过伸或平直位。
2.注意轴线式翻身,侧卧时,枕头高度平病人肩膀。
维持有效牵引
观察有无牵引失效,给予相应处理
1.颅骨牵引时,抬高床头15-30cm,形成反牵引力以对抗牵引。
2.保持牵引有效同克氏针牵引。
3.翻身时注意防止牵引弓松弛、滑脱。
穿刺部位
有无针道感染
同克氏针牵引病人的护理。
病情
有无改变
观察四肢肌力、全身感觉、运动及大、小便情况。
皮肤情况
有无压疮
观察受压部位(注意枕部)皮肤情况,积极预防、处理压疮。
功能锻炼
是否能完成功能锻炼
同克氏针牵引病人的护理。
其它
病人有无头痛、头皮紧张感,如有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记录1时间2牵引方法3重锤重量4身体活动范围 5签名
骨科一般病人护理常规
一、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骨科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病程
评估
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入
院
术
前
饮食
饮食是否符合疾病需要
1.骨折与关节损伤后应多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营养易消化饮食。
2.多食含钙量高的饮食,如牛奶、虾皮等。
3.多食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4.需急诊手术者禁食。
床位
床位是否符合疾病需要
脊柱疾患、下肢骨折、骨盆骨折及上、下肢牵引和石膏固定病人应卧硬板床。
体位
保持患肢功能位
1.根据医嘱患肢抬高并保持功能位。
2.搬动病人:未处理前应处于牵引状态,保持水平位置,避免扭曲。
皮肤
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情况,观察患肢局部皮肤及末梢血运情况
1.评估全身皮肤受压情况,积极预防压疮,如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
2.观察患肢末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肿胀、感觉、运动等情况。
心理
情绪
是否有焦虑、紧张情绪,给予相应疏导
1.给予疾病相关指导,减轻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2.对于术后需吸氧、使用引流管、导尿管、进行石膏、夹板固定或在身上附带仪器者,术前应向患者说明,以免术后病人恐惧。
术前
指导
患者是否熟练掌握术前指导内容
根据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术前指导,如练习床上大、小便,进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等。
准备
物品
术前物品准备是否齐全
1.备齐术中用药及病历资料。
2.如全髋及人工股骨头置换需准备梯形枕,颈部手术需备颈托等。
2.术后护理
病程
评估
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术
后
床单位
与手术室联系,备好床单位物品,准备迎接术后病人
1.各种大手术、高龄患者合并有其他脏器疾病者需备心电监护仪和氧气。
2.备好麻醉床。
搬运
病人
根据疾病要求,平稳搬运病人
如:脊柱手术者搬运时必须保持脊柱平直,局部不弯曲,不扭转。抬动未干石膏躯体时,应注意给予充分支持,用手掌平托。其它详见各《常见疾病病人护理常规》。
病人
情况
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伤口、导管等情况
1.详细评估病人情况,如意识、生命体征、伤口、患肢末梢血运、全身管道、皮肤(防术中压伤)等情况。
2.与手术室交接。
各种麻醉术后病人的护理
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全身麻醉包括:吸入、静脉注射、静脉复合麻醉)
评估
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意识状态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况,防止窒息
1.评估患者的清醒状态,完全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呕吐时立即将呕吐物清除,以防吸入气管发生窒息。
2.病人完全清醒后,根据病情取卧位。
3.术前必要时加床档,使用约束带。
4.备齐各种急救物品,如氧气、吸引器、急救药品等。
呼吸状况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状况,防止呼吸道不畅及缺氧
1.评估病人气道是否通畅,观察呼吸运动并记录,遵医嘱氧气吸入。
2.观察病人皮肤、甲床颜色,如发现紫绀或呼吸困难,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3.清醒后,指导患者深呼吸,鼓励咳嗽,排出痰液,如呼吸道分泌物多时,应及时清除。
循环状况
密切观察全身循环状况,警惕休克及其它异常情况发生
1.评估病人的循环状况,监测HR、BP,按病情及医嘱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观察皮肤及四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全身保暖,慎用暖水袋,防止烫伤。
3.测定尿量,当总尿量小于1ml/小时/公斤体重时,报告医生。
4.密切观察伤口及引流情况,伤口渗血、渗液多时,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以防伤口感染。
其它
1.清醒后,经常漱口。
2.术后6小时,可进水及清淡、易消化食物,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症状。
3.做好各管道的护理,保持通畅并严格无菌操作。
椎管内麻醉术后护理(包括腰麻、硬膜外麻醉)
评估
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生命体征
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及血压变化情况
1.评估病人的呼吸情况,应麻醉剂可造成呼吸抑制,所以腰麻及硬膜外麻醉术后均需去枕平卧6小时。
2.遵医嘱严密监测BP变化并记录。
下肢循环、感觉、运动
麻醉消失后,下肢感觉、运动恢复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
1.注意保暖,必要时可将热水袋置于足部,在护士指导下使用,防止烫伤。
2.观察麻醉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恢复的时间。
其它
观察有无尿潴留、穿刺处感染等情况
1.6小时后,鼓励病人排尿,如发生尿潴留,遵医嘱导尿。
2.如病人主诉头痛应平卧位,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保持麻醉穿刺处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沾到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