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跑友看到题目就已经心生疑惑了:
膝关节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不是半月板?不是滑膜炎?不是髌骨软化症?不是韧带损伤?髌股关节疼痛这是什么鬼?!
别忘了,最厉害的杀手,总是杀人于无形,要说跑步爱好者们膝关节疼痛的首位元凶,就是它了。
今天,我们来揭露它,认清它,远离它!
没有阅读时间的朋友
请直接拉到文章末尾看要点总结
作者介绍王杨雨凡
医院运动医学科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什么是髌股关节疼痛?
发病率很高吗?
和髌骨软化症是一回事吗?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前面一篇《人类膝关节使用说明书》。看完的朋友一定对膝关节的大体结构不再陌生(没看过的朋友可点击书名号内标题查阅)。
在我们的膝盖前方,有一个圆形的骨头。我们每个人都能摸到的,你摸摸看。如果你把腿伸直,放松,这块骨头你可以左右活动它,这块骨头就是髌骨。
相传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首创了围魏救赵等经典战术),就是被他的对手庞涓挖去了双腿的髌骨,终生残疾,改名孙膑。
髌骨是“镶嵌”在股四头肌肌腱-髌腱(专业上称作伸膝装置,是负责伸直膝盖的最重要结构)上的一个骨头,它充当着股四头肌发力“支点”的作用,对于膝关节发挥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图中,我们除了能看到髌骨,还能看到它和下面的大腿骨(股骨滑车)末端构成了一个关节,叫做髌股关节,那么这个关节出问题引起的疼痛,就叫做髌股关节疼痛。换个角度,再来看一下:
在运动医学专科门诊中,髌股关节疼痛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常常导致膝盖前方区域疼痛,包括髌骨前方,髌骨周缘,髌骨深部等。
它占到了所有运动相关的膝关节问题的25-40%,其中在跑步相关的膝关节损伤中,占到了约四分之一。
这么高的发生率,为什么我们却如此陌生呢?
大家可能听说过另外一些病名:髌骨软化症、跑步者膝、髌骨外侧高压、髌骨不稳、髌股关节炎等,其实这些病名很多时候都是指的它。
一般情况下,我们常常把髌股关节疼痛和髌骨软化症划上等号。但是严格来说,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不过这对于患者来说并不是多重要。
咱们只要知道,是髌骨这里出了问题。
我又没有摔伤
怎么会得这个病呢?
哪些人容易出现髌股关节疼痛?
首先大家应该清楚的是,这个病,是一个过劳性损伤,也就是过量运动引起。
这种过量运动,并不一定是你锻炼的强度有多大,而是相对你自身的运动水平、肌肉基础、解剖结构而言,是否“过量”。
换而言之,无论你是活动量过大,还是平时不怎么运动突然开始运动的人,再或者你本身有解剖结构的一些异常,即使没怎么运动,日常生活下也可能出现这种问题。
以下几类人群更加容易出现髌股关节疼痛问题:
①女性,特别年轻女性;
②活动量较大的十几岁的青少年和二十几岁的成人;
③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如定期跑步者;
④部队军人;
⑤缺乏锻炼的女性,办公室女性为主;
⑥胖子和瘦子;
⑦经常爬山爬楼的人;
⑧需要反复蹲起的工作者;
⑨全身韧带松弛者。
有没有韧带松弛,可以看下下面这些动作你能做到几个,评分成人≥4分,未成年人≥6分,可以诊断多发韧带松弛:
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人要么是大量运动,要么是平时不怎么动,要么是体重大膝盖负担重,要么是反复高强度用到膝关节,要么是平时不锻炼,短期内为了减肥或者心血来潮,猛练几天,要么是肌肉很差,太过苗条。
总而言之,让髌骨受到了过度的或者相对自己体质而言过量的摩擦,让软骨难以适应,出现了加速退变。
必须要说明的是,在这么多的髌股关节疼痛的人群中,其实有很多人非常“冤枉”。
他们也许运动量、工作方式、跑步姿势技巧、训练方案等都没啥太大的问题,甚至他根本就不怎么运动,但是由于先天性的髌骨和股骨相匹配的关节处发育异常,导致了髌股关节力学状态异于常人。
别人是均匀受力,他们是线受力甚至是点受力,别人的髌骨是稳定的在关节轨道里滑动,他们是歪歪扭扭、滑进滑出。
这些人的这种状态称为髌股关节发育不良,以前由于认识不充分,这个因素总是被忽视,其实在人群中,非常非常多。
别一说有发育异常就先否认,觉得自己那是标准发育。
其实我们每个人生而不同,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和大多数人不太一样的解剖变异,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而已。
长相的千差万别就是看起来很明显的差异,而髌股关节这种,包在皮肉里的,就是藏的比较深的差异罢了。
除了髌股关节本身的结构异常之外,下肢其他部位的结构异常,也有可能通过影响整体力学的传导,日积月累,而影响到髌股关节。这包括:
①双下肢不等长
②踇外翻(大踇脚趾往外撇)
③高足弓(会导致脚的受力偏向于外侧)
④扁平足(会导致脚的受力偏向于内侧)
⑤下肢畸形
等等。
如何大体判断
我的膝盖疼痛是否是
髌骨关节疼痛引起的呢?
根据个人经验,年轻人在没有明显受伤的情况下出现膝盖前方区域的疼痛,首先应该考虑髌股关节问题,而这其中,半数以上存在髌股关节发育不良。
当然,这仅仅是首先考虑,并不代表就一定是。鉴别其他原因是医生的事,在此不做赘述。
髌股关节出了问题呢,在我们屈伸膝关节的时候,会出现疼痛。
比如蹲、跑、久坐起身、上下台阶时,容易加剧。
疼痛的位置一般比较模糊,常常是“髌骨下面”“髌骨周围”,甚至一些患者会说有“打软腿”的情况。往往不伴有明显膝关节积液。
其实说这些,都只是大概判断下。
最终的诊断,医院找运动医学科医生或者关节外科医生,通过症状、查体等来综合判断。
看病不是做题目,不是1+1=2的数学题,实际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和个体化。
文字看的有点多了,我们来看看几张图:
看这个仿真图▲,髌骨下表面的软骨就像我们刷了好多年的墙漆一样,出现了脱落(这是髌骨软化继续发展的结果)。
再来看看▲,在关节镜直视下,正常的软骨,雪白光滑,完美。
而出现磨损、软化的软骨▲,表面毛躁、损坏,看着都疼。
看完这组图,大家知道了在自己髌骨软骨发生了什么变化了吧。
髌股关节疼痛
该如何治疗、预防和运动康复呢?
其实说了前面那么多,很多人会觉得对自己没啥用,就想要一句:你就说怎么治疗吧!
不明白为什么的人,
就很难贯彻好怎么办。
针对髌骨关节疼痛问题的治疗:
①休息,积极的休息,彻底的休息
你还想带伤跑马拉松?带伤打球?刘翔少跑一次要少赚多少钱?科比少打一场球要少赚多少钱?伤了照样乖乖的按队医、康复师、理疗师的话去休息。你越是喜爱运动,越应该敬畏运动。
所有过劳性运动损伤,休息都是首要的。
停止一切训练,直到疼痛消失。
有人喜欢问:那我慢跑行不行?那我只跑2公里行不行?那我暴走行不行?那我游泳行不行?
你别问我,问你们自己。
让你们的身体告诉你,疼不疼。
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动,就这么简单。
②急性疼痛期,冰敷
15-20分钟/次,间隔1-2小时或者一天数次。
注意不要冻伤。
③带有髌骨开口,有一定紧张度能提供支持的护膝。
④拉伸股四头肌,不过效果不确切。
⑤直腿抬高练习股四头肌肌力(适合有症状的时期)
动作要领:
膝关节完全伸直,0度位。抬高30-45°,悬停到发抖。每组10次,每天3-5组,双腿交替,因为髌股发育不良一般都是双侧的。
看一下上图▲,髌骨之所以能够在特定的轨道里滑动,是上下左右各条肌腱韧带力学平衡的结果。
但是大多数髌股关节发育不良的人,往往都是股四头肌内侧头(股内斜肌)力弱,髌股内侧韧带松弛,而外侧拉力大,所以绝大多数髌骨不稳的人群都是髌骨被拉向外侧。如图:
所以要想通过增强肌力来让髌骨“回归轨道”,应该加强股四头肌内侧头(股内斜肌)的力量,重塑髌骨稳定性的力学平衡。而什么动作才能有效刺激到这块肌肉呢?当你伸直膝盖最后10°的时候。
你可以用手摸着你的膝盖内上方,然后从弯曲到伸直再到使劲绷直膝盖,你会感觉到到最后绷直膝盖的时候髌骨内上方的肌肉才鼓起来。
所以,你弯着腿练习股四头肌是低效的。
下图这种,更是偷懒,也是常见错误。
如果你觉得不够刺激,可以用两个袜子,灌上米,然后两个袜帮系起来,搭在踝上增加阻力。
⑥靠墙静蹲和器械(适合无症状的时期)
而在我门诊上,很多人都听说过靠墙静蹲,但是我一般会让他们当着我面做一下,结果大多数人动作都是错的。
下面是典型的错误动作▼:
这个是练习股四头肌整体的肌力,增加髌骨的稳定性。每次坚持到最大极限时间的80-90%,每天5-10组。
刚开始几天可能会加重膝关节不舒服,只要动作是对的,可以多坚持几天。
记住,当你动作是正确的时候,应该感觉到大腿紧绷,而膝关节压力不大,而当你动作错误的时候,身体重心前倾,体重压在膝关节上,会适得其反。
如果自己拿不准动作,自己做靠墙静蹲的动作,让家人从侧面拍一张照片,上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