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心中,每个宝贝都是天使,怎么爱都爱不够。特别是新手妈妈,沉浸在宝宝初来的喜悦之中,对孩子爱不释手。小婴儿又需要时常哺喂,妈妈真是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把宝宝抱在怀里。不过抱着抱着,有的妈妈手腕部就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疼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新手妈妈缺乏正确的用手理念,长时间抱孩子或抱孩子姿势不当,腕部频繁发力、屈曲,固定于某一不当姿势,导致肌腱与腱鞘局部出现渗出、水肿和纤维化,引发桡骨茎突腱鞘局部的无菌性炎症,医学术语称之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因发病人群多为新手妈妈,故称之为“妈妈手”。
多数情况下,“妈妈手”通过姿势调整,可较快自我痊愈;但如果未能及时发现,会导致肌腱与腱鞘反复摩擦,致使疼痛加重或者长期不能缓解。因此,及时发现、早期干预,是“妈妈手”预后的关键。
如何在“妈妈手”发展早期完成自查?1、桡骨茎突局部出现疼痛,需高度怀疑“妈妈手”可能;、将拇指屈曲握拳,拇指握于掌心内,使腕关节被动尺偏,如引起桡骨茎突处明显疼痛为阳性体征,提示“妈妈手”可能。新手妈妈遭遇“妈妈手”,应如何“出手”反击?1.树立正确的用手理念,纠正抱娃方式及姿势:将婴儿头枕于妈妈肘部,妈妈手指和手腕尽量保持在水平位置,重心放在前臂,力量由躯干、肩、肘、手腕部共同协调提供。
.避免腕部及手部长时间频繁屈曲用力,避免过久保持同一种姿势,可双侧上肢交替抱娃。
3.可预防性使用“‘妈妈手’攻克神器”,双侧腕部佩戴支撑型护腕。
4.避免手指(尤以拇指)频繁活动,如玩手机、洗婴儿衣物等。
5.急性期第-3天疼痛明显,注意休息制动,可适度间断冷敷;亚急性期及恢复期可自行局部热敷或其他温热性物理治疗;如疼痛不能缓解需及时骨伤科或疼痛科就诊,以防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创伤关节一病区夏均青主任医师提示:虽然新手妈妈是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高发人群,但同样会发生在新晋奶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另外,经常使用鼠标键盘、常常玩手机游戏等腕部、手部使用频繁的人群也要当心哦。
专家介绍夏均青,主任医师,临床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骨伤科关节专业组组长,拥有陕西省卫计委首批认定的具有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资质。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关节学组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中国医教学会陕西省分委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保膝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医师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委员、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团讲师、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陕西电视台《健康新概念》栏目以及西安电视台《健康第一线》栏目特邀技术顾问;曾先医院;北京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
擅长:各类骨关节疾病、股骨头坏死、各类骨折、脱位,滑膜炎、肩周炎;急、慢性骨髓炎、拇外翻;熟练操作全膝关节及全髋;半髋等关节置换以及关节镜手术;精于中医中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型颈腰椎病变等骨科疾病;承担临床研究课题多项,发表过SCI论文,并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每周四上午创伤关节一诊室
作者介绍陶宝琛,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专业方向:创伤与骨关节病的临床研究;陕西省预防医学会骨关节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市科技局项目1项;年参加国家级继续教育“临床医学科研设计及统计学方法”学习班,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
擅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髋膝关节滑膜炎、创伤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肩关节周围炎、肩袖损伤等保守治疗,腱鞘炎、网球肘等针刀治疗,骨折、脱位手法整复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手足外伤手术治疗等。
来源:骨伤科创伤关节一病区陶宝琛
编辑:宣传科刘瑞
审核:骨伤科创伤关节一病区赵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薪火相传大医精诚——医院学术流派传承创新发展纪实
●传承发展不停步守正创新再出发——医院肝病科郝建梅主任和她的团队
●医院南院区明年10月前建成投用
●为日暮添一抹亮色打造“医养结合”新风尚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