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医院常务副院长王爱国荣获

医院呵护骨骼健康!

年4月7日上午,郑州市召开“年全市人才人事工作暨‘黄河人才计划’配套政策工作部署会”。会上,为我市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颁发国务院、河南省和郑州市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医院常务副院长王爱国喜获国家特殊津贴,医院历史上首位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获得者,这是对王爱国的奖励,也是对医院业务工作的肯定。

德艺双馨方显本色

王爱国,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硕士学位。年9月参加工作,主任医师,医院常务副院长,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学组、足踝外科学组委员,SICOT中国部创伤外科学会、足踝外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AO创伤中国委员,河南省唯一的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委员。王爱国是河南省首届“最美医生”,他人如其名,40年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仁心仁术传递医者大爱,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忠党爱国的誓言。他先后被授予郑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学科技术带头人称号、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荣获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郑州市卫生人才科技先进个人;郑州市卫生系统百名知名学科带头人称号等。年,年仅23岁的王爱国就读于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那一年他踊跃报名,随人民解放军赴老山地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并火线光荣入党。多个日日夜夜,他作为侦察兵军医,冒着炮火抢救伤员,因救治伤员成绩显著,荣立三等战功,被光明日报评为“全国青年的榜样当代大学生的楷模”。保家卫国奔赴战场的经历对于王爱国来说弥足珍贵,党员身份更让他倍加珍视。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此后的近40年,每逢国家出现重大医疗应急卫生防疫公共事件,他都挺身而出、不计生死,义无反顾投入没有硝烟的战场,坚守入党时的爱国初心。年5月,非典肆虐。一天晚上,王爱国接到紧急通知,科里接收一位从广州紧急转来的疑似非典的骨折病人,形势严峻,作为科主任,王爱国没有丝毫犹豫,医院毅然进入隔离病房,直到疑似非典警报解除。年,他作为河南省第一批医疗救援队队长带队赴汶川灾区一线。高海拔、强烈日照再加上震区异常复杂的环境,在缺乏氧气和监护设备的情况下,他们成功完成清创缝合包扎固定和救治伤员余例;并在救护车上用担架搭起的手术台上,用应急灯作照明,用简单手术器械主刀为一名气性坏疽老人实施截肢手术,挽救了老人的生命,出色完成赴川医疗救援任务,荣获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作为国内创伤领域的知名骨科专家,他多次参与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学组、足踝外科学组、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等国家级组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骨科相关疾病处理原则和标准的制定共8项,多次参与抗疫公益课程并主持专题培训;医院常务副院长,医院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控制疫情扩散,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竭尽全力。

医者仁心甘于奉献

“作为一名医生,要怀有一颗朴素之心,把病人当成弱者,去关心、去关爱、去帮助。为病人踏上新的生活征程,做出我自己应该做的努力”。行医40年,王爱国凭借这颗朴素之心,以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品德帮助千千万万骨病患者“重获新生”,开启新的人生征程。

年3月6日,王爱国又见到21年前的一位“小”患者。21年前,徐女士还是一位仅有15岁的小姑娘。7岁那年,医院诊断出患小儿脊柱侧弯。父母都患有先天疾病,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好,这下更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最终,她只能在当地接受保守治疗。几年下来,不但病情没有好转,家里反而因此债台高筑。年5月,父母带着徐女士来到医院小儿骨科找到时任该科副主任的王爱国。王爱国立即召集科内治疗小组讨论手术方案,经过多次论证,制定了一套详细、安全、科学的手术方案,他亲自主刀并顺利完成这项手术。经过精心治疗,徐女士恢复良好,王爱国还给她列出了一套康复计划。21年后,已为人母的“小”医院找到当时的救命恩人,送来迟到21年的感谢。类似的情景,至今仍时常在医院上演。

作为一名卫生健康战线上的领导干部,他以人民健康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用实际行动感染带动着身边的年轻党员。手术中,矫正肢体骨骼时需要进行多次透视,常规做法是把肢体摆好再透视,如遇效果不佳则调整位置再透视。而王爱国为了让数据和图像更加准确,总是一个人留在透视室,一手拿着透视器,一手扶着患者。透视会产生辐射,王爱国明知这样做的危害,却义无反顾地坚持了几十年。“只要做手术需要透视的,他都说‘我扶着腿,你们都出去,保护年轻人。’”一位同事动容地说,“我觉着这就是奉献的精神,就像一枝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他自己受到射线,病人却减少了受到射线的次数和时间,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更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创伤骨科不同于其他病痛,我们的病人都是因为外伤造成的骨折,肢体的畸形导致病人的痛苦是非常巨烈的。我们多牺牲一点,病人就少出一点血”,王爱国说。多年来,他带领创伤骨科团队潜心研究、攻坚克难,每年高水准完成余例手术。他倡导的“服务病人一次,关爱患者一生”的服务理念,受到了业界的公认和社会好评,年他被评为河南省首届“最美医生”。

潜心科研博极医源

作为河南省创伤骨科领军人物,河南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委,王爱国致力于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年-年,他多次赴加拿大、德国、医院访问,掌握最新的医学动态和前沿技术;他在省内率先开展髋臼前柱骨折前路微创插板治疗技术和治疗儿童骨骺早闭的骺开放术,填补省内空白;发明的髋臼复位钳,应用于髋臼前柱和四面体骨折,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部位的创伤出血,受到国内业界的广泛好评;他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1项,获省、市级奖项5项,在研项目4项,其中《补肾活血化瘀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与分析》为年河南省重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获国家专利1项,撰写发表国家级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撰写专著2部。

作为“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指导老师,他深入教学与临床一线,坚持遵循“平乐郭氏正骨”整体辨证原则、筋骨并重原则、内外兼治原则,积极探索“平乐郭氏正骨”与现代医学的恰当结合。为减轻骨伤患者痛苦,他努力提倡并践行保守疗法,既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又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经济支出,使我国骨伤整复及康复管理工作得以传承和发扬。他重点选择名老中医擅长病种若干,整理挖掘其学术经验形成诊疗方案、方剂形成汇篇,并开发特效经验方和院内制剂,使中医药老专家的经验得以传承;邀请名老中医来院讲学,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基础上开展临床研究,评价疗效,并承担与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相关的科研项目;采用多种形式推广特色诊疗技术和方案,举办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班,开展学术交流,继承、创新和推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思想,为医院业务发展和学术提高做了大量的工作。

“感恩大家!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服务好病患!”王爱国表示,要把此做为自己的加油站,医院发展和学科建设尽职尽责,决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和重托!

组稿闫洧涛摄影李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wcgk/6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