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持续上升。骨质疏松会增加骨折的风险,还会影响一些骨科手术的实施,成为患者康复的一大障碍。
75岁的王阿婆因腰痛伴右下肢大腿酸痛,行走距离受限,3个月前来医院骨科寻求治疗。通过检查,医生诊断其存在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需要进行腰椎融合术。但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王阿婆有明显的骨质疏松,无法进行手术。“到这儿做了骨密度检查,说我这个指标不合格。”王阿婆回想,应该是自己平时运动量非常少,也不晒太阳导致的。
“骨头松了,钉子打进去,这个钉子根本就吃不住。她有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滑脱,钉子的稳定性和她的愈后情况有很大关系。”医院骨质疏松专病门诊负责人杨维杰说,“所以我们当时先做了一个微创手术,缓解了患者一部分的疼痛,然后再给她进行抗骨质疏松的治疗。”
经过3个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医院复查,骨密度有了明显改善,达到手术标准。近日,腰椎融合手术顺利实施,术后三天,王阿婆已经可以翻身、下地、自行活动,不日便可出院。医生叮嘱王阿婆,出院后还是要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