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0岁的高女士(化名)
近一年来一直
被腰痛和双下肢麻木所困扰
近一个月,高女士症状明显加重,便就诊福建医院。经骨科科主任刘文革的详细问诊、查体和相关检查后,考虑高女士除了“L4滑脱伴L4/5椎管狭窄症”外,还合并了骨质疏松导致的“T12椎体压缩性骨折”。
▲术前检查(L4椎体滑脱同时合并腰椎管狭窄,神经受压)
经科室讨论,刘文革主任决定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II”联合显微镜,用微创方式,精准为高女士行腰部后路的减压融合手术,切除病变的椎间盘,解除神经压迫。同时考虑到高女士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于是又计划在胸12椎体上进行微创的骨水泥注射手术。一次完成两处脊柱微创手术。
▲刘文革教授通过骨科机器人进行手术定位
此次手术通过“天玑II”的准确定位,在无需剥离脊柱后方肌肉的前提下,在皮肤上各切1cm左右的切口就可以完成椎弓根钉的置入,全程用时仅十几分钟,比传统手术更加省时省力。
不仅如此,采用“天玑II”对椎弓根钉的规划,能同时做到使椎弓根钉对称美观且尽量平行椎体的终板。
对于像高女士这样骨质疏松的患者,椎体骨头较易脆,若椎弓根钉能平行于椎体的终板,可以使得椎弓根钉固定更加牢固。
▲刘文革教授操作“天玑II”骨科机器人进行手术路径规划
▲术中精准定位(侧位上克氏针完美重叠,正位上克氏针均匀对称)
在“天玑II”指导下,只需针眼大小,就迅速完成高女士胸12椎体的骨水泥注射手术。同台两处“微创”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高女士腰腿痛明显缓解。
▲术后固定效果
▲术后3天复查X线片示脊柱结构稳定性良好,钉棒在位固定良好
刘文革主任介绍,“天玑II”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引入和应用,使得手术更加微创、精准,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术后疼痛更轻。同时,手术风险明显减低,使患者对脊柱外科手术更加安心和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