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擦亮骨伤科招牌,金平区人民医院做

手术台上,无影灯下,一场手术正在医院进行着。汕头大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钟志刚教授正医院骨外科的医生为一名70岁的髋部骨折患者开展股骨头置换术。术中,钟志刚对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点进行详细讲解,分享术后管理等临床经验。这一幕,医院骨科科室合作的成果。在汕大医附一院的促成下,近日,医院揭牌成为国家级骨科项目“提升老年髋部骨折临床管理质量行动”医院成员单位,同时落户汕大医附一院骨科名医工作站、老年健康博士工作站,为进一步提升骨科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注入强劲动力。医院是一家以中医骨伤科、骨外科等为医院,长期以来,在当地群众中拥有良好口碑。该院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此次国家级、省级平台“强强赋能”,医院的骨科招牌,推动加快建成一套骨科预防、救治、康复一体化医疗体系,实现骨科救治能力、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国字号”落户推动技术理念革新髋部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部位的骨折,是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由于老年人年岁已高,骨骼密度下降、骨质疏松等原因,发生髋部骨折非常常见。在以往,髋部骨折的康复过程较为艰难,并发症多、康复周期长,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甚至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据介绍,在传统的医疗救治中,老年髋部骨折往往侧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和康复;而越是在医疗资源相对不发达的基层社区和涉农村庄,老年人多、就医意识差、医疗服务供给紧缺等问题越突出,这成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救治的难点所在。着眼于开发一套针对医院因地制宜的老年髋部骨折质量提升干预措施,国家骨科医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发起“提升老年髋部骨折临床管理质量行动”国家级骨科科研项目。作为落地项目的十家研究单位之一,汕大医附一院推动了医院成为该项目在医院成员单位,参与研究开发老年髋部骨折质量提升干预措施,开启了这项国家级临床科研项目在金平区的落地。汕大医附一院专家正带领医院医生为患者手术。受访者供图项目甫一揭牌,汕大医附一院就将这个领域里全国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也带到医院。视角转到文章开头这个病例,8月19日晚上11时多,这名患者因为髋部剧痛、无法站立和行走,到医院挂了急诊。经过检查和评估,手术团队做足各项术前准备后,21日下午,钟志刚带着医院骨外科一区的医生团队上了手术台。“这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一步为什么要那样做,钟教授都讲得很详细。”骨外科一区主任朱育雄介绍,科室此前已经能成熟开展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汕大医附一院的专家们带来了更新的理念,让他们对术后管理方案有了更优的选择。他介绍,以往的理念相对保守,同类患者术后往往需要卧床两三天恢复后才下地活动;而这名病人在术后隔天即下地活动,能有效避免手术部位形成血栓,尽早锻炼也有利于功能恢复。“钟教授一点拨,我们以后就可以跟着这么做,能够减轻病人不少痛苦呢!”朱育雄说道。“强资源”下沉畅顺双向转诊长期以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是中央和各级地方卫健行政部门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此次医院携手汕大医附一院,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支援基层医疗单位三年行动方案(年—年)》的部署,加快推动建立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两院开启骨科领域长效帮扶合作后,医院的汕大医附一院,即派出了钟志刚和王虎两位名家带队的帮扶团队。钟志刚是该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骨科学科带头人兼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是粤东地区骨外科领军人物;王虎是该院关节外科、骨肿瘤、小儿骨科病区负责人,擅长骨与关节创伤微创修复、髋膝置换、脊柱退行性病变治疗。两位专家在本院的出诊号源往往“一号难求”,而在医院设立名医工作站后,两位专家定期来到医院,让群众在“家门口”便利看省级名医。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除了开设专家门诊外,两院开展合作更重要的是帮扶医院提升骨科综合诊疗水平。据介绍,汕大医附一院还将通过技术帮扶、手术指导、业务查房、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医院诊疗服务能力和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以“输血+造血”的方式激活医院人才发展活力,让基层群众更有“医”靠。两院还建立起畅通的无障碍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打造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通道,医院可以将复杂的疑难病例转诊至汕大医附一院会诊治疗,而汕大医附一院可以将康复期的病人转诊至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据介绍,两院合作签约后,医院已经接收了数位通过双向绿色通道下转的康复病人。一位刚完成双膝关节转换术的八旬老伯,就因术后皮肤感染转诊到医院进一步抗感染治疗和术后护理。负责该名病人的骨外科一区管床医生介绍,团队每天跟汕大医附一院团队沟通确定治疗方案,邀请对方开展用药指导,医院充分医院的治疗服务。“优服务”打造一体化综合医疗体系《“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进展,对于人口老龄化负担较大的区县,更应做好老年群体的健康管理工作,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从被动治疗疾病转向主动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才能让有限的医疗服务供给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无法避开的现实条件是,由于部分青壮年人口外流等客观因素,金平区人口老龄化负担较周边区县更重。如何更好地推广健康管理理念?医院从守好老年群体骨健康的角度进行“作答”。此次医院与汕大医附一院开展合作的另一项落地举措,是在医院设立老年健康博士工作站。据介绍,老年健康博士工作站专注于老年人健康管理和紧急救助,将促进疾病全病程管理体系落地,为患者提供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周期、连续性的医疗照护。同时,还将促进医疗诊疗服务的关口前移,将传统的疾病治疗向前延伸到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和早期诊断,助力社区和乡村老年人疾病预防、紧急救助、社区康复及疾病再预防,提高老年人髋部骨折、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的救治效率。医院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老年健康博士工作站的设立,将推动该院一体化医联体下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与该院开展党建结对共建的汕头市福利院等提升老年健康、骨质疏松、骨折等老年急慢性病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基层社区老年健康的全病程管理水平。从启动老年髋部骨折科研项目,到设立骨科名医工作站,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再到设立老年健康博士工作站……一项项举措,正构成老年人骨科疾病预防、救治、康复、健康宣讲等一体化的医疗体系,筑牢基层群众骨健康坚实保障。“我们将进一步做精、做强骨科专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综合医疗服务。”该院负责同志说道。南方+记者彭深点击图片,一键报料↓↓↓彭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hs/1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