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骨科手术机器人三维立体成像术,

  近日,医院小儿骨科(骨三科)郭跃明主任在骨科手术机器人+三维C臂X光机的辅助下,成功为一名7岁男童实施骨瘤清除手术。

  该男孩从今年1月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髋部疼痛,乏力,夜间明显,外院对症处理后未见缓解,后慕名到我院小儿骨科求治。入院后查髋关节CT、MR后,诊断为左股骨颈内侧骨样骨瘤。

  据悉,骨样骨瘤是常见良性成骨性肿瘤,由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构成,约占全部骨肿瘤的1%,占良性骨肿瘤的10%。其病灶为一小的瘤巢,周围有许多成熟的反应骨,好发年龄为8-18岁,男女比例为2:1。最常见部位为股骨小粗隆、肱骨近端内侧皮质、胫骨远端1/3。骨样骨瘤可引起患儿疼痛,治疗原则是准确定位、彻底手术切除骨样骨瘤的巢穴及周围的反应性硬化骨。“如果手术能将病灶完全清除,那么疼痛症状及骨瘤复发的概率会大大降低。”郭跃明主任介绍。

  如何进行精准定位并清除病灶?骨科手术机器人+三维C臂X光机显神威。

阮峻主治医师为患者安装示踪器

骨科手术机器人+三维C臂X光机术前图像采集

手术轨道规划

郭跃明主任医师精准定位骨瘤位置并实施清除

术后验证瘤巢清除情况

  据郭跃明介绍,手术的难点在于术前要对病灶进行精准定位,术中能将其完全切除且又尽可能少地破坏周围骨组织。传统的手术方法依赖术前CT断层影像数据,但术中出现定位错误的风险仍较大。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标志着骨科手术从微创向人工智能辅助手术体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通过机器人辅助手术,从术前的图像配准、手术路径的规划、机器人运行到位、瘤巢的精准定位到病灶的彻底清除,手术的精确度达到亚毫米级。和传统的切开方法相比,新术式的手术时间缩短一半,患儿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中X线透视对医生和病人的辐射也大大降低。

  郭跃明同时也指出,先进的技术有助于医生能力的增强,但并不能完全取代医生的专业作用,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路径的规划仍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手术机器人在小儿骨科领域的应用,仍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工具,我们将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创新来提高手术的效率,造福更多的患儿。”

据悉,医院小儿骨科为年华南地区首个设立小儿创伤及畸形疾病的专科,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研究生3人,博士1名,硕士3名。团队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技能娴熟,年手术量约台。该科根据小儿骨骺损伤特点及骨骼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对小儿各种损伤以及先天性或后天性骨骼畸形疾病,广泛运用微创等国内外先进诊疗技术,结合中医药特色内服外敷、综合治疗,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的优势。近期,该科已利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了股骨头骨骺陈旧性滑脱患儿闭合复位原位固定术,此次再闯专业新领域,并增添了术中三维立体成像的新利器,使精准度更有保障,实现了该科创伤矫形技术的又一次飞跃。

(阮峻/图文)

专家介绍

  郭跃明骨三科(小儿骨科)主任,骨伤科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小儿骨外科专家。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学分会(CAOS)小儿骨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小儿骨科学组副组长,佛山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骨伤科医疗、教学工作30年,擅长应用中西医的诊疗方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后天性畸形及四肢躯干骨折脱位,并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在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或经皮穿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方面,具有疗效显著、后遗症少的特点。对各年龄段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有独特见解。擅长应用各种先进的方法治疗小儿马蹄内翻足、脑瘫后遗症、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

开诊时间:周3下午、周5上午

开诊地点:门诊大楼1楼骨科诊室16室

图文:佛中医

京诚智创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是哪家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yuanz.com/gkhs/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