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术室里,医院骨科李光明主任、显微外科陈瑞琦主任成功为一位濒临截肢的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县骨科及显微外科领域新的里程碑。
患者刚来我院时
患者李某,幼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右下肢短小畸形,活动不便,属于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2月前在外地务工中,又意外扭伤踝关节,“雪上加霜”,导致淤血肿胀,因未正规治疗,淤血处感染,继而出现约巴掌大小皮肤坏死;因病情复杂,又身处千里之外的他乡,无力支付高额的治疗费用,导致长久的病情延误,深部的肌腱、神经、血管及骨骼等重要组织外露,若继续恶化,血管及骨骼将会出现不可预测的严重感染坏死,直至截肢。
患者刚来伤口
术前患者伤口
在面对病情刻不容缓之际,他决定暂停外地医治,返乡就医。医院后,均被告知无有效方法治疗。医院有多位省级专家坐诊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医院咨询。在欣然得知能有效根治性治疗后,坚定的入住我院骨科病区接受治疗。医院主抓扶贫救助工作的金新堂院长在得知其住院后,第一时间指示开通绿色通道,先治病后付费,并多次到骨科询问治疗方案及进展,亲自到患者房间询问情况。
左大腿根部游离取皮前
因患者延误治疗,病情恶化,已经出现创面严重感染,小腿肌腱、骨骼外露,已有部分发黑坏死的情况。入院后,医院骨科李光明主任、陈瑞琦主任决定先为其实施一期清创+VSD负压吸引治疗,以控制感染。因患者伤情的特殊性,无法进行简单的植皮手术,且有小儿麻痹后遗症,肢体发育畸形;在一周的负压吸引治疗期间,骨科全体医生为患者的下一步治疗进行了多次讨论,陈主任更是亲自为患者的双下肢血管通畅情况进行了彩超检查。经过多番讨论后,制定出了以“对侧大腿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为首选方案,以“腹直肌游离皮瓣”为备选方案的手术治疗方案。
植皮前清创处理
治疗1周后,打开VSD负压吸引贴膜,见患者右小腿创口感染已控制。在一切都准备就绪后,手术安排在入院第八天上午9:00准时进行。为了最大程度的缩短手术及麻醉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降低术中麻药费,为术后患者的顺利康复提供有力的保障,此次手术采取了左右两组手术人员同时进行:即右侧手术组负责右小腿伤口处的坏死组织清创及待吻合血管的探查修剪工作;左侧手术组负责左侧大腿外侧“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的切取及切取后创面缝合工作。因患者下肢畸形,肌肉萎缩变形,失去正常解剖结构,给皮瓣切取工作造成很大困难,李主任、陈主任沉着冷静,细致处理着每一寸皮瓣及重要的营养血管,顺利完成皮瓣切取手术。此时,手术才是进行到一半。
术后结束后
游离皮瓣移植,切下来,是第一步;而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却是第二步:游离皮瓣血管吻合;在显微外科工作十多年的陈主任,血管吻合轻车熟路,但此时,却又遇上了新的难题:常规皮瓣血管吻合,为保证皮瓣成活,需要截断一条匹配的动脉与皮瓣内的营养血管相吻合,采取的是“1对1”的专供模式,简单且有保障。但是人类进化了亿万年,手、足均是双供血系统,自然有他的道理。虽然截断一条供血动脉,短期内不会对肢体造成影响,但是长期恢复还是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影响。右小腿本来就是小儿麻痹症,血管发育较细,若是再直接截断一条供血动脉~~~~~~~?李主任、陈主任及全体骨科手术人员力求完美,均不愿再对患肢造成哪怕一丁点的影响。于是,一个更高端的血管吻合模式被提出来并采用:采取“1对2”的端侧吻合分流模式,在大动脉血管上开个2mm的小孔,将皮瓣内营养血管“嫁接”在主血管上。虽然保住了右足的双供血,但是手术难度及术后护理难度均成倍增长。为了患者的健康恢复,骨科全体医生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敢于承担风险。
整个手术时间3个多小时,较以往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缩短了2个多小时。此次游离皮瓣端侧血管吻合技术为我县骨科显微外科技术中难度系数最高、最精准的医疗技术操作,为新蔡县的首例。
让全体医生感到欣慰的,却是患者的一句话:在患者全麻苏醒后,开口第一句话:手术结束了?在听到手术很成功的回答后,患者紧接着说出了第二句话:什么时候再把我的疝气手术做一下?疝气,简单的手术,患者却因种种原因未治疗;40多年过去了,却把这个“心病”托付给医院,表达了对同安医护的信任,医院扶贫政策的利好!
骨科团队
医院骨科显微外科陈瑞琦主任及其领导的医护团队,专攻手足显微外科的治疗,为我县手足外伤、手足畸形及四肢损伤提供专业救治,使我县劳动人们意外受伤不出县城、减轻治疗费用负担成为现实。我们相信,医院骨科在以李光明、陈瑞琦主任为代表的专业技术团队,一定会脚踏实地的走出一个不一样的新蔡骨外科的明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