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AAOS年会于3月6日至10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此次会议规模空前,涉及14个骨科亚专业,共举办25场专题研讨会,壁报超过份,另外还发布了个骨科教程,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骨科嘉年华。
此次AAOS年会中,全美乃至全世界的参会骨科专家超过人,各个领域的学者报道临床结果、研究进展和学术综述,就热点问题进行辩论,探讨未来的方向。此外,AAOS还为世界各地的展商提供了展览场地,厂家在推广成熟产品的同时,也会展示更多未来的方向,为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提供机会进行学术交流和贸易合作。
此次AAOS亮点颇多,将逐一向国内同道介绍。此篇为第一篇:《智能骨科(SmartOrthopaedics)帷幕悄然开启》
1
从IBMWatson谈起
今年的AAOS会场,我们意外地看到了IBMWatson的展台。在过去的两年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医疗领域动作动作最多的恐怕就是IBMWatson了,当众多公司的AI产品还在研发试验阶段,IBMWatson医院落地,开始为病人服务。年4月,我们曾经参访过位于纽约的IBMWatson总部,了解到其在医疗方面的应用主要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此次在骨科展区看到Watson,的确让我们倍感惊奇。
据现场的MichaelA.Hovis经理介绍,这是IBMWatson第二次参加AAOS年会,作为整体健康管理方案的一部分,他们带来的是基于骨科影像学检查智能管理的Merge系统。年,IBM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医学影像软件公司MergeHealthcare,与旗下“WatsonHealth”部门合并。事实上,Merge系统是一系列智能辅助工具的组合,包括一套可依据电子病历自动检索相关文献的思维工具、一套提供患者特异性临床信息的数据汇总工具以及一套将影像数据与其他相关的临床信息结合起来的决策支持工具。Hovis经理说,“目前Merge系统的骨科解决方案是基于影像学检查认知计算工具,旨在支持骨科医师的临床决策。该系统尚在完善之中,还需要更多的骨科临床医生的建议和支持。”
2
各大厂家在智能骨科的布局
随着AI技术渐趋成熟,“AI+医疗”能够产生划时代变革,直接关乎人类福祉。事实上,智能骨科的实践一直在潜移默化中前进,骨科医生绝不是一头蛮干的公牛,而是“力大如牛,且拥有双倍智慧(asstrongasanoxandalmosttwiceasclever)”。骨科医生已经不满足于直接动手,而是借助各种智能工具,让临床实践更加微创、精确和高效。
此次参展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种类众多,MAKO(Stryker)、Navio(SmithNephew)、THINK以及ROSA(Zimmer)机器人等逐一亮相,各种大师讲解和演示课程都吸引了一众骨科医师的围观。骨科机器人是推动骨科微创手术发展和普及的核心智能化装备,能为医生决策和操作提供充分的支持,扩展医生的操作技能,有效提高手术诊断与评估、精确定位、精密操作和手术训练的质量,缩短患者康复周期,提升疗效。但是,它仅仅是骨科全程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Zimmer推出的Signature体系体系,可使医疗机构利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生的决策及操作偏差,并减少成本,提升效率。对于众多旨在提升效率的骨科中心来说,这种全程解决方案会更受欢迎。
与此同时,会场也展示了很多细分场景的特有智能工具。TracPatch产品可以粘附在关节周围,跟踪记录各个关节的活动度和活动总量,可以协助医生远程获取关节的活动信息,有效进行随访及康复管理;OssimTech推出的虚拟现实(VR)工具,有助于新技术的教学和术前规划;JointsCloud产品协助医生进行术前规划,制定手术方案;Orthosenser产品可以在膝关节置换术中动态评估内外侧间隙应力以及运动轨迹情况,有望获得更加完美的术后疗效。
此次会展中,我们发现存在两种现象:传统巨头企业在导航和机器人领域深耕,同时构建体系,将各项产品和技术整合为全程解决方案(TotalSolution);而新兴的企业则针对细分场景的专有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和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智能工具(SmartTools)。
3
智能骨科的执业场景
让我们发挥一点想象力,将这些分散在AAOS会场的各项智能骨科技术串联起来,就可以看到未来骨科的执业场景。
当患者出现任何不适,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交互遴选体系进入骨科专科问诊流程。整合了专家意见和诊断金标准的智能问诊系统进行人性化的机器问答,获取患者的病史、主观感受和相关信息,从而完成传统的问诊;
通过可穿戴设备采集患者身体信息,视频演示引导患者自诊的特殊动作,取代了传统的体格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情,推荐其就近完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验,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同样由智能平台完成;
快速完成患者的病情小结,并给出患者的诊断及其可能比率,协助医生做出最终诊断;
相应的,标准化的治疗方案以及疗效预后信息也会出现在医生面前,便于医患之间的交流。
如果患者需要接受注射、体疗、微创手术乃至大型手术,都可以匹配到就近的诊疗点。医生在各种智能工具(监测装置、导航装置、机器人)的协助下微创、精确、高效的完成各项操作。
后续的康复指导,疗效随访,都可以在智能骨科的体系内完成。
未来,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将会慢慢被取代,以患者为中心的智能支持体系逐渐成熟,医疗服务会自动匹配到患者周围,我们不再需要gotoseeadoctor,仅仅需要talktoapersonalhealthcareassistant,以廉价高效的方式实现“人人都有私人医生”。而医生也将从众多繁琐冗杂的常规操作中走出来,把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环节,更多地去白癜风要多久能治好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